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严格按规定办事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创新,选干部配班子的水平不断提高。
扩大干部初始提名环节民主。在动议调整干部前,市、县区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长主动与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与有关方面沟通酝酿,广泛听取对班子建设和干部任用的意见建议,筑牢干部调整的民意基础。积极采取“二次推荐”方式确定考察对象,在干部初始提名上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近三年来,市委先后通过市、县区领导干部大会首轮“海推”和市、县区委委员二次差额推荐、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首轮“海推”和得票相对集中人选所在单位干部二次推荐、用人单位全体干部民主推荐和领导层干部二次差额推荐等办法,确定拟提拔县级干部考察对象132人,其中县区党政正职18人。各县区也广泛采取“两推一述”、“两荐法”、“三荐法”等方式进行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
努力考准考实干部的德才素质。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近三年来,市委考察组先后深入到230名拟提拔县级干部家庭、居住社区和配偶单位,通过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其生活圈道德品行进行考察了解;去年县区换届中,将干部的德细化为10项具体指标进行专项考察了解;始终把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作为考察干部德的重要途径。建立了干部年度考核档案,采取实绩公示和民主评议等办法,加强对干部绩的考察,在干部使用上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连续排名靠前的干部倾斜。创新对干部才的考察方式,通过笔试和面试,对106名拟提拔县级干部进行了素质能力测试,3名干部因测试不过关被取消提拔资格或决定暂缓提拔。坚持并不断改进干部任前谈话工作,推行了市委领导与县级党政正职人选任前集体谈话制度,实打实反馈干部优缺点特别是不足,充分运用考察结果帮助干部改进提高,努力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积极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积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向选拔各级干部。近三年来,市、县区委先后采取公开选拔、公开遴选和“两推一述”等途径选拔县级和科级领导干部123名。积极推行差额选任干部方式,在去年县、镇党委换届中,全面推行了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研究和差额选举的“五差额”选任干部办法,力求多中选优、优中选强。坚持市县镇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竞争上岗产生的各级机关中层负责人达到了80%以上。坚持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新进工作人员凡进必考、公开招录制度,并不断改进考录办法,确保公平公正。近三年共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98名,从县镇基层一线为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工作人员232名。
强力锻造干部选任监督链。市委以市县镇村换届为契机,强化纪律教育,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严肃查办违纪案件,狠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有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宣传教育“筑防线”。采取常委会、党委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民主生活会、集中培训、现场辅导、座谈讨论等方式,认真学习换届纪律。编印下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选编》、
《关于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例的通报》等学习资料2万多份,制作警示教育片2600多套,下发给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干部推荐人员和组织纪检干部学习,向换届参与人员发送手机短信30000余条,印制《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等法规制度试卷,不定期对干部进行测试,测试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近4000人次,全面开展双承诺活动,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8400余份,做到换届纪律和干部政策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谈心疏导“解疙瘩”。把对干部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有机结合,普遍开展谈心疏导活动。对县区班子中的县处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领导直接谈,对县区管理的具有竞争力的正科级干部由县区委书记当面谈,对党外干部由市县统战部门重点谈。同时,向干部发放“个人诉求征求意见表”2000余份,畅通干部个人诉求反映渠道。通过谈心谈话、征求意见,重点掌握各类型干部的思想诉求,解开干部“思想疙瘩”,有效引导教育干部保持平常心态,正确面对换届、正确参与换届。换届以来,市县两级约有1400名干部通过谈心谈话、诉求申报渠道解决了个人困难或调整了工作岗位。三是严格监督“树正气”。坚持“严监督、抓典型、刹歪风、树正气”。市县两级聘任260名换届风气监督员,对换届考察过程、换届纪律执行、干部现实表现进行全程监督。前移廉政考察、经济责任审计和联席单位监督“三道关”,落实“三在先”,搞好先预防,切实防止在换届中出现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问题。组建6个换届风气督导检查组,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巡回检查。畅通举报渠道,开通12个举报网站,市级“12380”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守。严肃查处2起违反换届纪律案件,对涉案的3名干部进行党政纪处理,狠刹拉票贿选、干扰换届等不正之风。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公开通报16起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达到公开处理惩歪风、严明纪律树正气的目的。组织开展全市干部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通过明察暗访、跟踪问效、限时督办等措施,彻底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换届纪律。通过警示提醒、惩处典型、作风整顿等措施,形成遵章守纪有平安、踏实工作受重用、违法违纪必惩处的严明纪律氛围,树立凭实绩、认公论选拔使用干部的清风正气。
通过深入细致的“筑、解、树”等系列措施,营造了良好氛围,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在中、省民调中我市跃居全省第二位。
不断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在坚持重点管理岗位领导干部任职交流回避的同时,围绕建强队伍、配强班子,积极开展干部交流。着眼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通过提拔交流和平级轮岗,把合适的人选拔到合适的岗位,努力实现各级班子成员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着眼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近三年来全市县区和市直机关之间交流县级干部91名,县区与乡镇之间交流科级干部615名,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有力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各项结构。着眼调动干部积极性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对长期在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地方和岗位工作的干部进行交流,把新提拔的年轻干部放到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地方任职,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去年以来,市委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对市级机关部门任职时间5年以上的25名重要科室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轮岗,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干部正确履行职责,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