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开平市采取“两推两评”(即两次推荐、一次述评发言和一次履历评价)的竞争方式,选拔3名领导干部,让“干得好”的人“考得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两推两评”的特点是,改变过去以“演讲定结果”的单一模式,对各环节的分数权重进行重新调整,按照第一次推荐得票分数占总分45%,第二次推荐得票分数占总分35%,履历评价得分占总分20%的比例换算成总得分,把民主推荐与公开选拔、工作实绩相结合,重视选拔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不再以演讲论成败、以考试论英雄,不再以“现场发挥”作为评价干部的唯一标准,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
在大范围内公开选拔干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体现了“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任人唯亲和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使得一大批年轻干部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如果一味的注重考试和演讲成绩,就会以助长很多的不良风气。因为只要你考的好,哪怕你平时工作成绩平平,甚至无所事事,只要“埋头苦读”,考好了就能够得到提拔重用。这在无形中让一部分擅长于纸上谈兵和夸夸其谈的考试专业户钻了空子,淘汰了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干精神,而拙于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苦干家和实干家。 如果干得再好也不如考得好,难免会伤害那些真正踏实苦干、求真务实的“老黄牛”的工作热情,这对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干部是凭实绩干出来的,价值体现在带头干事、干净干事、团结干事、用心干事、干好事业上,政绩体现在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应是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选的是能干事的人,为的是把事业干得更好。如果简单地以试卷成绩论英雄,以演讲口才论成败,干得好的不如会考试的,集中精力干事的人就要“吃亏”,不把精力放在事业上、整天琢磨考试的人,可能会谋到好处、占到便宜。公开招考选拔干部,目的是为了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更好促进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进步。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单一,给一些虽然工龄短、但学历高,虽然职位低、但准备好的同志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一些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同志,可能由于准备的不足,在考试中处于竞争的下风。
在实践中,干得好的干部普遍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等方面有办法、有实招。让“干得好”的人也“考得好”,就要使试题更好地体现实践特色,突出实际工作能力测试,这样才能让干部沉下心干事创业,得先“干得好”,才能“考得好”。 如何预防“干得好不如考得好”,让那些埋头苦干的人也能考得好、考得上,是公开选拔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