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江区创新举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采用“两推两选一评一试”的公推比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竞争性选拔乡镇(街)党(工)委书记,整个过程体现了四大亮点。
一、实现“四个首次”,改革创新人事制度。这次公推比选在全市创造了“四个首次”——首次采用公推比选方式竞争性选拔干部,首次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乡镇(街)党(工)委书记,首次单个职务公推报名人数突破100人,首次在组织考评中引入业绩履历评价方法。“四个首次”充分显示梅江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决心和魄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实践,对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机制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推”味道浓厚,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这次公推比选围绕着为事业选人,面向全市进行公开选拔,不定条条,不定框框,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加,按照干部自荐报名、单位党组织推荐、组织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始提名,体现了广泛性,有效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全市共有100多名干部报名参加,经审查后,50名选手进入面试,其中现任乡镇党政正职1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8人。
三、逐轮差额比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采取“多进8、8进4、4进2、2进
四、选拔程序严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命题人员、面试评委全部临时确定、临时联系、临时通知、定点封闭,比选过程由市纪委、梅江区纪委派员全程监督,面试阶段考生和评委“双抽签”,每个小组的9人评委组由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选一名评委共同组成。演说竞选采用大评委方式,评委分别由市委委员、市文化旅游特色区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镇(街)党(工)委书记及其他熟悉组织人事工作的相关人员组成。比选结果当场公布,最终人选任前公示,从而确保整个选拔程序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