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吸纳优秀领导干部人才,加强我市领导班子建设,6月16日至17日,江门市2012年联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面试恩平考场在恩城中学进行,我市推出的两个副科级职位笔试成绩前5名考生全部进入面试环节。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传业说,为体现公平公开,共有由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组成的30名评委参加,其中每个职位是由15人组成的“评委团”。我市推出的两个副科级职位是:市司法局副局长和团市委副书记。今年联合公选的考试环节为笔试、面试和实地调研。其中笔试占总分的15%,面试占总分的60%(分为结构化面试和专题发言),实地调研占25%。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用实地调研取代了此前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面试分结构化面试和专题发言,其中结构化面试需要每个考生在10分钟内回答两道题,专题发言则是每人用8分钟就一个题目进行阐释。考生分别走入考场,没有正面的辩论交锋。评委则当场打分交表。笔者在现场观察到有意思的是,两个面试环节都充分考察了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比如结构化面试,1号考生是在登台前10分钟才被组织方叫到一个屋子,看到两道考题,这意味着他只有10分钟去准备和形成思路。待他作答完毕,2号考生才被叫进屋子,同样只有10分钟备考时间,以此类推。专题发言也是同样程序,组织方称这是充分保证大家的公平。
笔者在现场看到,面对数量众多的评委,考生们表现各异,有的紧张,有的从容;有的高屋建瓴,有的看似“有货倒不出”,有的则有点有面地作了几乎令评委鼓掌的发言。事后受访考生普遍反映,面试对临场应变的要求很高,而且竞争激烈。
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联合公选做了全新尝试,最后一个环节从以前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改为实地调研。其内容是在面试环节后,让考生们利用6月17日的一个上午时间到指定调研地点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下午撰写调研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选拔到“考得好还要做得好”的领导干部,通过这个环节考察考生调查研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其视野、战略思维、思考方式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