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茜 通讯员/郑伟德 刘丽春 李周耿)6月16日至17日黄埔区再次举行区管干部分类公开选拔工作的提名推荐大会(以下简称“公推”)。据悉,今年是黄埔区探索开展公开提名推荐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工作的第3年,今年新增加了微博自我展示,引入第三方评价和大评委制,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民主。
据介绍,今年黄埔区“公推”将选拔正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1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20名、副处级年轻干部后备人选6名,并通过资深科级干部资历评分选拔,确定副处级非领导职务人选10名。据悉,经过初步筛选,233人参加了前天和昨天举行的区管干部分类公开选拔工作提名推荐大会的PK,最年轻的尚不到30岁,最年长的已过了知天命之年。最终将选出46名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今年公推大会继续采用视频直播方式,未能到现场的领导干部可通过网络观看和监督。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龚伟河表示,根据去年开展公推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广泛开展征求意见的情况,该区还对今年的这项工作进行了改进,增加三大环节:微博展示;引入第三方评价;实行“大评委制”。
据了解,此次公推增加约50名评委,引入多层次推荐意见,也使得“3分钟见面”环节变成了一场多达31轮的“车轮战”。这将降低了人情票对推荐结果的影响程度。
同时,今年黄埔公推除了在自我推荐和面谈环节后采取电子投票系统,对后备人选进行公开投票外,为了使公推工作更加公开透明,17日下午,原定在会议室召开的区委常委会议,改在公推大会现场召开,所有推荐人列席常委会。11位区委常委采用电子投票系统,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后备差额人选进行票决,按得票高低确定最终后备人选,并在公推大会上实时公布名单。
另外,在正副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公开提名推荐后,还要安排开展专业技术类副处级干部选拔、区属单位团(工)委书记(副书记)选拔和企业正职后备人选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