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凤来栖
——老河口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探析
襄阳汉江传媒网消息(襄阳日报) 通讯员 甘霖 闫丽
6月4日,老河口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8名科级干部工作圆满结束,目前已有7名干部走马上任。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300多名青年人才报名。
如今的老河口,正以建设“两区三园”为引擎,着力打造开放高地。与此同时,该市通过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变人才洼地为人才高地。
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吸引省内外各类人才,管好用好现有人才,老河口市采取多种途径筑“巢”引“凤”,为城市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
“有重点、多形式”引进人才
如何引进人才?老河口市委书记王世荣说:“需要符合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目标既定,老河口市采取市直单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组团外出招聘等形式引“凤”招“凰”。近年来,该市先后引进国内知名高校硕士12名。
同时,与国内13家著名企业、16所知名高校、4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全面的协作关系,市委、市政府聘请博士生导师作为科技顾问,进一步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短期技术服务和专题培训等形式,楚凯冶金公司聘请了意大利专家为技术顾问,华松科技公司请来澳大利亚专家举办技术培训;春雨苗木合作社聘请国家梨产业首席专家张绍铃、李秀根为技术顾问;奥星粮油公司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中国农科院教授王汉中、黄凤洪等专家为企业顾问,使公司迅速成为中国菜子油标准制定单位。
去年6月,老河口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吸引了湖北、重庆、广东、河南、山西、新疆、黑龙江等地的众多报名者,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名。
去年8月,老河口市面向全市公开选拔8名乡局级领导干部。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生、在该市招商局工作仅20天的陈沛,经过多轮角逐,脱颖而出,当选老河口市招商局副局长。
今年3月,老河口市首次面向全国公选8名科级领导干部。公告发出后,迅速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317名青年人才踊跃报名。其中博士11名,硕士78名。
机制活则人才兴。通过一次次“练兵”、一轮轮遴选和公开招考,干部队伍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公开选拔乡科级单位副职到市直单位公选“一把手”,从市内部选拔到全国范围选人,老河口市人才标准有了更宽阔的视野。
“软环境、硬实力”吸引人才
为吸引人才,老河口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及激励机制: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市政府一次性给予10万元生活津贴;具有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市政府一次性给予6万元生活津贴。
湖北万盟数控组合机床公司设立每年总额度不低于100万元鼓励自主创新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奖励本年度自主创新重点项目、团队和个人;高层次人才在公司工作期间,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并为其提供不低于80平方米的居住用房。
人才不仅是冲着这些来的。老河口市长郑德安说,人才就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老河口的园区环境和创业平台,是对人才的最大诱惑。
建设符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公共平台,是“用才”的一大优势。对此,湖北万盟数控机床公司最有发言权。“如果不是集国内优秀人才来做,‘五组联动双通道数控系统’就只是纸上谈兵。”该公司董事长王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公司每个关键岗位都引进了行内最顶尖的高手加盟,这是我们取胜的最大因素。公司核心岗位人才的年薪达到30万元,但他们创造的财富远不止这些。”
目前,该市各类人才达到 1.7万人,比2005年净增5189人。近年来,该市共有32项科技成果获奖,申请专利342项,开发新产品27个,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才尽其用、人尽其才”用好人才
到今年5月,老河口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汪正田已在湖北奥星粮油公司任党委书记满 4年。4年前,他从原工作岗位退下,经市委组织部牵线,出任奥星粮油公司党建联络员。他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从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入手,在公司掀起了以“我与奥星共发展”为主体的一系列活动,迅速使公司管理严格规范、员工思想日趋稳定、现代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公司成为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先进单位。思想文化建设成为奥星公司跨越发展的坚强后盾,公司董事长梁红星亲切地称汪正田为“好管家”。
老河口市积极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舞台,近年来,在组织部门牵线下,有40多名退居二线的机关干部走进企业,任企业“项目秘书”或党建联络员。
老河口市创造条件,积极扶持本土人才。该市优秀技能人才、现年85岁的陈义文,是我国南派木版年画的唯一传人。市委组织部协调有关部门筹资近40万元,对陈义文的住宅和创作室进行修葺改造,对其居住的小巷进行修缮,并将该巷命名为“陈义文巷”。优越的工作环境增强了陈义文的创作信心,目前,南派木版年画已进入世博会,走向全国,漂洋过海。
把政治和经济的最优待遇倾向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老河口市政府出资 300万元,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市人才办坚持每年组织部分优秀专家体检,市领导逢年过节慰问走访专家,定期开展优秀人才代表联谊活动。该市先后选拔任命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推荐了一批优秀人才担任省、襄阳市、老河口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建成立了专家协会,健全了专家决策咨询机构,实行重大决策专家论证评估制度。积极发展企业经营人才入党,大力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各类人才。近年来,该市共表彰奖励各类人才450多人,奖金达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