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凤县县委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组织工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凤县连续3年保持全市先进位次,其中2011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比2010年提高8.3分,高于全市平均值3.55分,位居全市第2位;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满意度比2010年提高12.69分,高于全市平均值2.89分,位居全市第2名。
鲜明导向选人才
用人导向事关用人成败,是引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核心问题。县委始终把“四个注重”作为用人导向,真正让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更有为。
——注重基层。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鼓励干部安心基层工作,注重把乡镇任职时间较长,特别是担任过党政正职干部优先安排到县级部门担任正职,把有基层工作经历或者参与过中心工作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县级部门新提拔领导干部先安排到基层任职锻炼,让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激情、有动力。
——注重实绩。把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优先选拔任用,对在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现实表现一贯良好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真正把“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
——注重能力。重视真才实学,注重从抓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农民增收、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考察干部谋发展、抓落实的能力,把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拟任职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作为重要条件,不论资排辈,更不迁就照顾,使选拔任用的干部上者服众、下者服气,群众满意、社会认可。
——注重公认。坚持结合年终考核、班子研判开展后备干部推荐和民主测评,对“无任用推荐、有任用复核”中得推荐票“名列前茅”、考察“口碑较好”、现实表现“一贯良好”的干部大胆使用,克服选人用人上的局限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扩大民主激活力
凤县县委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形成了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县委把创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作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胆创新并积极实施“差额定向推荐”提名乡镇和县级部门党政正职人选、“两推荐、一考察”提名乡镇和县级部门副职人选、“两推一述一考察”提名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人选、“公开选拔差额票决”副科级领导干部人选的“四位一体”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权交给了群众,体现了让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要求,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这一做法得到市委的肯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交流,荣获全市2009年组织工作创新成果三等奖。
——竞争性选拔成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方式。2011年,县委拿出2个正科级领导职位和10个副科级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通过改进公选方式方法,有效破解了竞争性选拔干部中的难题,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媒体广泛关注和群众普遍认可。2011年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在凤州镇、黄牛铺镇试点推行的“四荐两推三差额”公推直选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受到了省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近期,县委计划再拿出10个左右的科级领导职位,在全县进行公开选拔。
——全程差额选拔干部方式不断创新。2011年4月,采取“两推一述一考察”方式和一轮“海推”、二轮“选推”、考察“精选”的全程差额选人办法,选拔县公安局执法勤务、监管、综合管理机构和基层派出所科级领导干部13名。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统一考试、体检考察、差额票决和决定任用的程序,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2名乡镇副职。实现了干部选拔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目标。
——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充分彰显。结合县乡换届,建立完善了干部个人任职意愿申报制度,对干部“想到哪里任职、任什么职、是去是留”由本人填写《党政领导干部个人任职意愿征求意见表》,向组织部门提出个人意向。建立干部个人诉求征询制度,采取谈心谈话的方式,认真倾听干部对本人工作、生活、学习的何诉求和愿望,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所需、所思、所想和所盼。建立人本化的选用机制,逐人逐项科学分析干部任职意愿和个人诉求,归类梳理,建立干部个人诉求信息库,在干部任用和日常管理中,结合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以及工作需要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和尊重,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干部任职意愿申报和个人诉求征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环境。
风清气正强监督
凤县县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党内监督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等党内法规为依据,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全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和干部日常管理,有效防治和杜绝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坚持从源头抓起,筑牢思想防线。近年来,先后开展了“重温《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学习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发放辅导读本、典型案例通报、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测试竞赛等,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一步熟悉干部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增强了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完善制度,构建干部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积极推行考察预告制度、任前公示制度、新任职干部任职前廉政考试和谈话制度、新任职干部试用期制度、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干部任用制度。2010年来,已对64名拟提拔对象进行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对73名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前廉政谈话,对64名拟提拔对象进行任前廉政法律考试,对12名新任职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正式任职,委托县审计局对19名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并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将审计结果报告归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今后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健全网络,拓宽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渠道。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举报体系,建立了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网上举报的“三位一体”干部监督举报网络,推行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征求意见制度、信访问题调查结果答复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干部信访案件认真进行调查,及时予以答复,使人民群众对凤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