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复合型处级领导干部一事,最近受到各界热切关注。近日,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公开遴选领导小组组长钟健能接受西部网记者采访,就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公开遴选年轻复合型处级干部?
钟健能:我们西安市这一次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复合型处级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创新,为啥要开展这项工作呢?我们也是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着眼于改善我市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目前我们西安市的干部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优秀的年轻处级干部比较少,这种数量和素质都不适应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担任正职的党政干部就更少,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公开遴选,来弥补年轻干部短缺的问题,改善干部年龄结构。
第二是着眼于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现在大家都反映,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难。年轻干部也抱怨,脱颖而出实在是太难。所以我认为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应该用一种超常规的办法,应该以更大决心、更开阔的视野、更优化的方式来推动,所以这一次公开遴选年轻干部有很多创新点,就是为年轻干部开辟一个上升的通道,让他们真正能够脱颖而出。
第三是着眼调动年轻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这次遴选,不仅仅是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所以这次公开遴选就看四点,看能力素质、看发展潜能、看工作实际、看群众认可,如果按照这种导向来选人,就会引导干部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来、用在提高人力素质上来、用在注重团结共识上来。
记者:这次遴选创新点是什么?
钟健能:平时都是叫公开选拔,这次叫公开遴选。因为公开选拔是规范性工作,由中组部发文,有严格的程序,有严格的规范。但是这次与公开选拔相比,有很多创新点、很多不同,为了怕造成误解,我们用的是公开遴选。这次创新点大概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先报名,后定岗位。过去公开选拔都是先把岗位拉出来,大家再报名。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选上来不一定是地区最优秀的干部。我们现在是先报名、根据报名情况我们知道了西安地区有哪些方面的人才,然后再根据这些人才的情况给他找岗位,实际上就是“因人才设定岗位”。它的好处就是使选出的人足够优秀。同时与他的岗位之间,匹配性也非常强。
第二点就是报名的过程中,增加了干部群众推荐。过去报名无非是两种情况:组织推荐、个人自荐。所以我们增加了干部群众推荐,就是要发动干部群众举贤荐能。
第三点就是取消了笔试。笔试从形式看似比较公平,但是它的结果未必公正。我认识好几个朋友非常优秀,理论水平也很高,实际能力也非常强。但是他们参加过几次这种竞争性的选拔,第一轮就被淘汰。为什么呢?我的看法就是这种笔试的科学化问题没解决。并不是说能力强的人就能考的好。再一个笔试也有一些偶然性,比如复习时,题目猜中了,复习到位了,就能得高分。所以这种偶然性比较大。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失去了下一轮竞争的机会,我觉得这不公平。所以这次把笔试取消,看重的是能力素质、发展潜能、工作业绩和群众认可,这种选拔更能够体现公正。
第四点是增设了能力潜能评估。这个环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机对话,就是把中组部考评中心的一套人机对话系统拿过来。这个人机对话,主要是把一个干部的能力、素养测试出来,但是光靠机器还不行,还有一部分就是专家组。专家组根据每个竞争对象提供的业绩评估情况来评估。这样下来要淘汰一批人,把那些能考不能干的人首先淘汰掉。
第五个创新点就是把考察环节前移。过去一般是笔试、面试再考察,这次把考察放在了面试之前,为什么这么做?我感到把考察放在笔试、面试之后,考察的作用发挥会受到局限,因为考察的人很少。有些人考了以后,一到岗才发现思想意识、性格方面都有缺陷。把考察环节前移、特别重视对德的考察,就能把一些相形见绌的、在思想意识或者是性格特征方面有缺陷的人提前淘汰掉。
让干得好的,不用突击复习也能考好;让干得不好的,怎么复习也考不上,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什么样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钟健能:我的看法就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个性鲜明,所以我们在公告里除了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那六条以外,还提了五条,写的比较生动、直观、活泼,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为要选什么人,画了一个像。这便于干部群众在推荐的时候把握。
比方说80后年轻干部,不能有娇气、不能任性,因为你当领导干部,有独生子女的娇气就不行。要心胸开阔、善于跟大家沟通,所以实际上是我们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你要真正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我们才要,实际上是看情商和智商。一个人的成功20%是靠智商,80%是靠情商,所以我们选干部更注重情商。
记者:怎么看待网上的负面声音?
钟健能:网上的反响比较大,既有正面的声音,也有负面的声音。正面声音是主流,负面声音我觉得也正常。对我们工作来讲也是个鞭策,也是个监督。我要感谢那些有负面声音的网民,至少他们在关注这个事情,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用人环境公平公正的期盼。我们应该把工作做得更好、程序更加完善、工作更加透明、监督更加有力。
记者:截至目前为止,有多少人报名?
钟健能:现在报名刚开始,大家都比较踊跃,目前大概600多人咨询,相信只要把我们的干部群众发动起来,真正为西安的发展着想来举贤荐能,这次推荐的人才不会少。至于能选多少人,要根据推荐人才的情况,结合我们西安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记者:如何确保公平公正的遴选?
钟健能:我们是阳光操作,该公开的公开。真正把公平公正这个事情做好,无非就是八个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的全过程都是公开的。平等就是对于每一个竞争者来讲都是平等的,我选人用人的标准对他是平等的,接受干部群众挑选也是平等的。有人就讲到,你们这次是不是要搞富二代、官二代啦,我可以这么向广大干部群众说清楚,我们就是没有条条框框,你官二代、富二代的优秀人才我们也要,但是你跟平民百姓子弟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没有任何特殊。
记者:对那些还在处于犹豫之中的年轻干部,您想说些什么?
钟健能:我感到这次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讲是极好的机遇,这次公开遴选确实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上升的平台,我希望那些立志为西安做贡献、有奉献精神、有能力、有水平的优秀人才积极报名。当前也有一些同志反映有些顾虑,无非就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怕自己报名单位领导有看法,说你不安心、想跳槽。第二个怕没考上丢面子。第三就担心是去“陪选”,怕已经有个框框,有意中人。
我想对于这些方面的顾虑,完全应该打消。我们绝对用公平公正来取信于广大干部群众,同时也要求各级党组织能够积极鼓励这些同志报名,做好正面选择引导工作,为这些优秀年轻干部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在这方面一定要开绿灯。
当然各级党组织还有重要的一个责任,就是要把好关。因为不管是组织推荐、个人报名、还是干部群众推荐,最后都要各级党组织来审查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