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
瓯网讯 (记者 潘秀慧) 《温州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行动计划(2012-2016年)》近日出台。今后五年,我市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大幅度提高年轻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所占比例,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40岁以下正县级领导干部达20名、35岁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达60名、30岁左右正科级领导干部达100名、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达200名。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智勇双全、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具体包括加大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训年轻干部的力度,抓好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坚持实践历练,今后将每年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锤炼,选派50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选派50名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中央、省市重要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促进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让基层工作成为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行动计划》明确,将建立一线选拔机制。今后五年,提拔中心镇(功能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要有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工作经历;市级部门提拔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原则上要有2年基层工作经历;新提拔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副职的年轻干部,一般都要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时,科学安排选拔计划,完善竞争选拔机制,确保各类竞争性选拔活动中,面向年轻干部选拔的职位应不少于总选拔数的三分之一。
《行动计划》也对设置专控领导职位、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等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拓宽通道。如规定职能处室10个及以上的市直单位,须配备2名以上35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职能处室6至10个的市直单位,须各配备1名以上35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0岁左右副科级领导干部。
为保证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我市还将实施从严管理计划,在健全谈话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全方位考核工作,结合考绩、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等工作,建立年轻干部考绩考核档案。同时,注重开展年轻干部有关信息的收集、调查、核实等,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现实表现。对考绩为“基本合格”等次、群众反映较多、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年轻干部,将及时进行告诫和约谈。
《行动计划》明确,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到2017年换届时,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8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县(市、区)党政正职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市、县级部门领导班子要分别保持以48岁左右和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到2016年换届时,中心镇(功能区、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
瓯网讯 (记者 潘秀慧) 《温州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行动计划(2012-2016年)》近日出台。今后五年,我市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大幅度提高年轻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所占比例,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40岁以下正县级领导干部达20名、35岁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达60名、30岁左右正科级领导干部达100名、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达200名。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智勇双全、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具体包括加大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训年轻干部的力度,抓好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坚持实践历练,今后将每年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锤炼,选派50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选派50名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中央、省市重要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促进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让基层工作成为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行动计划》明确,将建立一线选拔机制。今后五年,提拔中心镇(功能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要有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工作经历;市级部门提拔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原则上要有2年基层工作经历;新提拔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副职的年轻干部,一般都要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时,科学安排选拔计划,完善竞争选拔机制,确保各类竞争性选拔活动中,面向年轻干部选拔的职位应不少于总选拔数的三分之一。
《行动计划》也对设置专控领导职位、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等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拓宽通道。如规定职能处室10个及以上的市直单位,须配备2名以上35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职能处室6至10个的市直单位,须各配备1名以上35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0岁左右副科级领导干部。
为保证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我市还将实施从严管理计划,在健全谈话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全方位考核工作,结合考绩、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等工作,建立年轻干部考绩考核档案。同时,注重开展年轻干部有关信息的收集、调查、核实等,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现实表现。对考绩为“基本合格”等次、群众反映较多、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年轻干部,将及时进行告诫和约谈。
《行动计划》明确,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到2017年换届时,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8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县(市、区)党政正职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市、县级部门领导班子要分别保持以48岁左右和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到2016年换届时,中心镇(功能区、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
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市、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公告
2012年温州市、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职位一览表
2012年度温州市 “考绩择才”、“赛场挑才”公告
2012年温州市联合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有关政策解答
温州市联合公开选拔联系方式
温州市联合公开选拔报名入口
浙江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专题
瓯网讯 (记者 潘秀慧) 《温州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行动计划(2012-2016年)》近日出台。今后五年,我市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大幅度提高年轻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所占比例,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40岁以下正县级领导干部达20名、35岁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达60名、30岁左右正科级领导干部达100名、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达200名。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智勇双全、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具体包括加大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训年轻干部的力度,抓好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坚持实践历练,今后将每年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锤炼,选派50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选派50名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中央、省市重要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促进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让基层工作成为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行动计划》明确,将建立一线选拔机制。今后五年,提拔中心镇(功能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要有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工作经历;市级部门提拔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原则上要有2年基层工作经历;新提拔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副职的年轻干部,一般都要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时,科学安排选拔计划,完善竞争选拔机制,确保各类竞争性选拔活动中,面向年轻干部选拔的职位应不少于总选拔数的三分之一。
《行动计划》也对设置专控领导职位、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等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拓宽通道。如规定职能处室10个及以上的市直单位,须配备2名以上35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职能处室6至10个的市直单位,须各配备1名以上35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0岁左右副科级领导干部。
为保证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我市还将实施从严管理计划,在健全谈话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全方位考核工作,结合考绩、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等工作,建立年轻干部考绩考核档案。同时,注重开展年轻干部有关信息的收集、调查、核实等,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现实表现。对考绩为“基本合格”等次、群众反映较多、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年轻干部,将及时进行告诫和约谈。
《行动计划》明确,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到2017年换届时,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8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县(市、区)党政正职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市、县级部门领导班子要分别保持以48岁左右和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到2016年换届时,中心镇(功能区、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
瓯网讯 (记者 潘秀慧) 《温州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行动计划(2012-2016年)》近日出台。今后五年,我市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大幅度提高年轻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所占比例,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40岁以下正县级领导干部达20名、35岁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达60名、30岁左右正科级领导干部达100名、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达200名。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智勇双全、堪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具体包括加大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训年轻干部的力度,抓好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坚持实践历练,今后将每年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锤炼,选派50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选派50名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中央、省市重要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促进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让基层工作成为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行动计划》明确,将建立一线选拔机制。今后五年,提拔中心镇(功能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要有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工作经历;市级部门提拔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原则上要有2年基层工作经历;新提拔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副职的年轻干部,一般都要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时,科学安排选拔计划,完善竞争选拔机制,确保各类竞争性选拔活动中,面向年轻干部选拔的职位应不少于总选拔数的三分之一。
《行动计划》也对设置专控领导职位、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等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拓宽通道。如规定职能处室10个及以上的市直单位,须配备2名以上35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职能处室6至10个的市直单位,须各配备1名以上35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0岁左右副科级领导干部。
为保证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我市还将实施从严管理计划,在健全谈话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全方位考核工作,结合考绩、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等工作,建立年轻干部考绩考核档案。同时,注重开展年轻干部有关信息的收集、调查、核实等,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现实表现。对考绩为“基本合格”等次、群众反映较多、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年轻干部,将及时进行告诫和约谈。
《行动计划》明确,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到2017年换届时,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8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县(市、区)党政正职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市、县级部门领导班子要分别保持以48岁左右和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到2016年换届时,中心镇(功能区、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保持以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