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市连续公示了部分县、科级领导干部跨区(县)竞争性选拔名单,接着又公示了一批高管干部拟任职务,公开公平选拔干部的高调势头明显大于组织任命的比重。面对其他15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争先进位考核,站在桥头堡建设的机遇面前,面对其他省市的“追兵”,昆明市继2008年和2009年后,再次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队伍上发力,敞开大门广揽英才。
求才之路
毛头小伙崭露头角
从2008年起,昆明市连续两年面向社会公开考试选拔领导干部,特别设置了年轻人发挥才干的部分开发区的经济管理类岗位,为领导干部岗位输送“新鲜血液”。此举聚集海归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来昆,一批年轻的“毛头小伙”也崭露头角。
2010年,昆明面向全国公选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副职。今年,公开选拔力度向岗位的公开竞争性选拔、面向全国选调优秀公务员的“阳光化”程序深入。
今年3月,昆明市拿出了五华区、盘龙区等10个县区的65个科级领导干部职位,向社会公示要跨区域在全省进行竞争性选拔,包括统计、综合执法、城乡建设、卫生、金融等行政机关职位,以及开发投资、旅游实验区等经济管理类岗位,绝大多数岗位定为全省范围内的公开性竞争选拔,择优录取。
今年4月,昆明市还相继公示了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551计划”的报名公告,5年内,要计划引进创新人才项目50个,扶持自主创办创新型企业10个。
紧接着公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三五工程”报名公告,面向全球,在重点创新创业项目、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学科领域引进5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集聚5名左右在重点产业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5月15日,昆明公示了22名市管干部任前职务。主要职位有呈贡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部分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及部分党群机关岗位。
5月21日,昆明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调170名公务员。参加公开选调公务员的单位是昆明市市级和五华区、盘龙区、呈贡区、安宁市所属的机关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此举又走在很多省市前面。
也正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引入了竞争机制,昆明市干部被“逼”向了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实干能力,“学习”也被纳入了对所有干部的任职考核内容之一,如此“鲶鱼效应”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位在2009年通过公开选拔进入昆明一开发区担任副处级岗位的公务员表示,进入岗位角色,自己能很快适应并融入,但同时更希望自己带领的团队富有创新力、战斗力,因为一个灵活、富有效率的政务环境,也是园区招商引资的一个“软实力”,而不是做事仅仅机械地重复一些日常办事程序,如果长期以往,自己会被自己所淘汰,从而距离开始的目标越来越远。
专家观点
公选能使干部“往下看”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不再单纯靠行政手段,更强调市场化配置资源。市场化经济背景下,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应得以很好体现,领导干部任用必然也要考虑擅长公共服务的人才。而公选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领导干部,破格公开选拔一批年轻化干部,是注重选拔熟悉基层工作、了解基层情况、有群众基础的干部的体现,是尽快让博学多才、品学兼优的年轻学子在关键岗位上发力的措施。这相对于以前的行政任命,公开考试的选拔方式不仅拓宽了用人视野,最主要的是考试选拔是相对公平的用人方式,触动更大的是,公开选拔更有利于干部多“往下看”,多体现为基层做实事,服务好,不再只是“往上看”,只顾及领导认可自己的工作实绩。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士龙
干部队伍要不断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