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是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两年来,麻城市委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放在突出位置,紧紧抓住培养、锻炼、管理和使用四大环节,早谋划,高标准,严措施,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推进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大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优化了全市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学习实践和跟踪帮扶并举,提高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强化学习培训。将年轻干部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依托市委党校、远程教育、麻城党建网等阵地,采取集中培训、分期轮训、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年轻干部提高政治文化素质。注重实践锻炼。结合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不定期组织年轻干部现场观摩学习、实地考察调研、短期驻点锻炼,丰富工作和生活阅历。实行跟踪帮扶。建立年轻干部“一帮一、师带徒”跟踪帮扶制度,各单位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指导和帮扶一名本系统年轻干部,助推年轻干部早日成才。
横向轮岗和纵向交流并举,丰富年轻干部工作经验。加强横向轮岗。结合年轻干部的学历水平、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实行乡镇办之间和市直各部门之间的轮岗交流,安排年轻干部到不同岗位锻炼,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岗位大练兵。实行纵向交流。坚持把基层作为培养主阵地,实行上派锻炼、下派挂职、一线岗位学习,建立机关和基层纵向交流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摔打锤炼。
动态储备和滚动管理并举,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放开视野抓源头,建好后备队伍。完善制度抓管理,实现“吐故纳新”。全市已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公开选拔和破格提拔并举,帮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不断拓宽干部选拔渠道,适时使用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变传统的伯乐相马为不拘一格的“赛场赛马”,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2011年3月,出台了《关于规范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明确规定各单位竞争性选拔年轻中层干部比率不得低于调整干部总数的1/3,两年先后有40多名80后年轻干部走上了股级干部岗位。破格启用选才。从市委书记到各单位负责人,全市上下不断解放思想,破除观念,不拘一格,大胆启用培养成熟、业绩突出、群众公认、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