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到组织部工作已4 年多了。“酸甜苦辣”的每一天,总有一种精神让我感动,有一种力量催我奋进。甘做 “嫁衣”, 经得住 “酸” 的考验在外人看来,“近水楼台先得月”。事实上,组工干部在提拔任用上没有“特殊待遇”,更多是替别人做“嫁衣”。
2010年, 泸州市纳溪区上竞争性选拔30名A类后备干部 (近期可提拔使用干部), 对年轻人来说, 是一个展现自我、 实现抱负的机会。组织部几个年轻同志也做好了 “应战” 准备, 特别是干部科小朱挑灯夜读了两个月, 凭着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大家都认为他此次竞争胜券在握。
但在报名前, 得知组织部的同志不能既当 “运动员”, 又当 “裁判员”, 组织部的干部不能参与竞选。听到这一规定, 他们像被雪打的茄子, 心里是怎样的委屈和失落呀!但他们很快摆正了位置, 平衡了心态, 在繁重的事务面前, 依旧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 继续为他人 “做嫁衣”、“当绿叶”。公道正派,挡得住“甜”的诱惑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面临的诱惑相对较多。
记得有一次,我与科长一起外出考察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科长嘱咐我们:“考察工作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出以公心。” 经过深入实地考察,证实一名考察对象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可就在我们要离开时,考察对象提来了土特产,说是一点心意,放下东西便走。科长叫住他说:“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不过东西你得拿回去。这是考察纪律。你送礼,反而改变了我们对你的看法。”
考察对象提着东西走时说:“别人都说不送礼根本办不成事,我这一送礼反而还坏了事!”科长语重心长地对这名考察对象说:“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把我们组织干部当成了‘公关’对象,这是股歪风。你送礼可不是表达什么心意,这首先是破坏你自己的形象,也是损坏我们组织干部的形象。”从科长义正词严的话里,我看到了那样一颗平凡而又公正的心。
乐于奉献,耐得住“苦”的考验有人戏说:进了组织部,天天有事做,来时天不亮,走时月亮上。在组织部的日子,真正感受到了组工干部的奉献精神。
为筹备今年的党建工作会议,每晚11 点过,组织部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组织科的同志还在讨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要点;干部科的同志正在电脑上“奋笔疾书”;电教中心的同志还在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的数字进行最后核对……每个科室的同志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我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大家同心协力搞工作、一起加班到深夜了。组工干部,加班吃盒饭、睡办公室不是什么稀罕事,他们以对工作的无比执著,默默工作着,无私奉献着。锐意进取,守得住“辣”的风格组工干部在工作上都有一股闯劲,勇于创新又善于创新,对认准的事情敢于大刀阔斧地干。
一天, 一位客商找到组织部领导, 希望承包某水库养鱼、 养鹅, 搞立体农业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 时不时还有一些企业与村组互不了解、“接不上头” 的情况发生。部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迅速组织开展调研, 寻求对策方案。随后 “政、 企、 银、 村” 四方合作模式初步成型, 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政、企、 银、 村” 活动为企业、 金融机构和村组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 交流沟通的便捷平台,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