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年轻干部“逢提必疑”原因何在?有人说是浮躁的社会环境,有人说是潜规则太多,有人说是竞争不公平。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没有让制度说话,为什么“公选”的焦三牛“立”住了,违规提拔的90后干部“倒”下了。道理很明显,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还得靠制度说话。
看人“准不准”,靠制度说话。年轻干部很多,如何优中选优,把真正德才兼备、潜力突出的年轻干部提拔上来,不能某个人“说行就行,不行也行”,还得靠群众说话,如何让群众说话,还的靠制度。建立公开选拔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是猴子,你就上树;是老虎,你就占山”,让群众去评议,全面检验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把人选好,把人选准。
别人“服不服”,靠制度说话。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受质疑,很多情况在于人们对过程看不透,程序摸不清,成为人们心中“谜团”,非议年轻干部,不如说是质疑选拔规则与方式。如何让人们服气,还得要改进年轻干部选拔方式和机制,推进公开选拔制度,将用人的原则、程序、条件公诸于众,揭开选拔工作的“神秘面纱”。“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既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又消除了公众的疑虑,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让大家服气,让本人硬气。
成长“顺不顺”,靠制度说话。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不能循规蹈矩,按常规办法进行培养,要结合年轻干部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制度。要创新年轻干部的使用机制,大力推进重要岗位锻炼制度,丰富工作经验,不但做到年轻干部培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能做到“对症下药”,更快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