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组织部5月10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湖南将面向社会公开选拔33名优秀年轻干部,这次公开选拔不仅规模创下历史之最,在重要岗位上也实现新突破,在主基调上,则选用了“优秀”、“年轻”这两个颇具改革意义的字眼。(据5月10日《红网》)
笔者认为,湖南一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33名优秀年轻干部是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办发[2009]43号)要求的的“用人新政”。
“力度大”,是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新举措。湖南省委这次公开选拔在数量上实现新突破,一次性拿出33个省管领导职位,规模为历史之最。特别是除了省直部门重要职位,一次性还拿出6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提名人选、6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长提名人选和2个省管国有大型企业总经理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岗位之重要,是湖南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所未有过的。这充分显示了湖南在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跨一大步的勇气和魄力。同时,也彰显了湖南用人选才上敢于“打破地区壁垒”,在干部身份和地域范围上进一步放宽,部分职位允许外省干部和体制外人才报名参选,坚持“缺什么人才就选什么”的原则,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体现了一种“英雄莫问出处”的用人理念,必将为湖南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和实现“两个加快”产生“鲶鱼效应”。
“定位准”,开辟了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新通道”。公开选拔既是干部选拔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好方法、好途径,为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新舞台”。湖南这次公开选拔33名优秀年轻干部,主基调定位在 “优秀”、“年轻”上,很准,真正把德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选上来,在确定资格条件时,坚持标准、坚持原则,不搞降格以求,从注重“会考”向侧重于“能干”和“有德”转变。特别是这次公开选拔所有职位都放宽了任职年限的限制,大部分职位允许越级报考,进一步体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这种着眼长远、不搞平衡照顾做法,必将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形成培养、关心、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导向。
“重基层”对基层干部队伍起了“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湖南省委这次公开选拔33名优秀年轻干部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提名人选职位要求有2年以上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经历或国有企业相应工作经历,非中共党员报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提名人选职位的,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党委相关任职工作经历;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长提名人选要求有1年以上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经历,或2年以上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工作经历,或任乡镇(街道)党委书记4年以上。重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湖南来说不是新举,早2006年7月,湖南省就从基层选拔了10名优秀干部进入省直机关工作,其中,5名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被破格提拔为省直厅局任正副处长,被媒体称为“开创了干部选拔的新机制”,但这次的规模、反响在全省实现了新突破。“一层激起千层浪”,湖南省委“坚持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基层干部”的导向,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我们相信,湖南这次作出的凝聚党心、深得民心、大胆解放思想的“用人新政”,必将极大地激发全省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
2011年湖南省某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公共科目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某年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考题及答案
2011年10月16日湖南省湘潭市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面试试题
2011年7月26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开选拔县处级卫生管理类职位及参考答案
2011年7月26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开选拔市管干部面试真题
2011年7月19-20日湖南省长沙市竞争选拔市管干部面试真题
2010年11月20日湖南省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面试真题
2010年湖南省公选高校副职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湖南省某市统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真题
2009年湖南省公选省直机关副处长作文范文
2009年湖南省公开选拔优秀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到省直机关任职面试试题及答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