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兴海县为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运行平稳的干部队伍,采取“四种方式”做好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实行挂职锻炼,让愿干者有舞台。开展“科技乡镇长团”活动和选派机关干部到村(社区)挂职锻炼,结合乡镇、村、社区所需干部的实际,选派7名干部担任科技副乡镇长(其中州委选派2名),选派9名干部担任村(社区)两委班子副职(其中州委下派2名)。开展了“双向”挂职锻炼工作,选派2名“80”后年轻干部到州直机关进行挂职锻炼,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多岗位培养锻炼。选派11名后备干部到政府办、民政局、农牧局、信访局等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调处矛盾纠纷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注重教育培训,让干事者有后劲。充分利用“万名干部培训行动计划”和“第二个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对不同级别、身份、领域的干部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大规模培训。根据岗位需求,将有发展前途和专业对口的干部安排到相关培训班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已选派60余人次参加省州各类培训班。充分依托江苏沛县和大唐集团湖南长沙干部培训基地这两个外训平台,计划举办2期共80人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培训经费抓好县内培训,今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20次,计划培训干部2500人次。
开展公开选拔,让勤学者有位子。为拓宽用人渠道,促进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公开选拔县政协办副主任和教育局副局长职位,并将笔试、面试成绩占比由原来的5:5提高为7:3,减少人为因素,50余名干部参加了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职位,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选拔的方式,使综合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的2名干部进入了领导干部队伍。
选拔领域骨干,让能干者有动力。从专业技术骨干中提拔任用。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部门,打破身份的限制,不拘一格,积极引进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从而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为提高部分单位业务骨干工作积极性,改善班子结构,先后提拔3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县国土资源局、农牧和科技局以及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等单位的副职。从政法系统中提拔任用。鉴于公、检、法、司等政法系统专业性强,对知识水平、政治素质要求高等特点,从政法系统中调整提拔懂法律、会“双语”、能力强的9名人员担任本系统相关科、所、室的主要负责人。同时,逐步培养一批适应民族地区实际需要的年轻政法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