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王生伟
“能与其他中层以上校领导一同角逐校长职位并实现愿望,得感谢组织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4月28日,参加公开竞职而履新青川县关庄小学校长的原木鱼中学女教师李未玮感慨地说。今年以来,青川县积极探索,采用“三基”模式(即面向基层设置参考条件,拓宽选人渠道;紧贴基层工作实际命题,考量综合素质;搭建基层群众评判席位,改善评委结构)公开选拔了一批副乡镇长、公安局副科级中层领导干部、中小学校长,受到各界好评。
面向基层选人才
3月15日,青川县竹园智慧岛教育园区,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考”正在进行,来自全市758名考生为竞争10名副乡镇长职位而笔试“论剑”。笔试结束,乐安寺乡山东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刘夕森告诉记者:“到贫困村去施展才华,同时实现人生理想,是大多数年轻大学生的共同愿望。面对这么好的公选机遇,我们都想奋力一搏。”
青川县为加大特困村脱贫致富力度,经中共青川县委研究并报中共广元市委同意,决定公开选拔10名副乡镇长。为尽量拓宽选人渠道,该县规定:全市范围内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 (社区居委会)主任,全市范围内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统称“五项基层服务计划人员”)和青川县机关事业单位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公告发出后,共吸引1200余人咨询,758人通过资格审查并参加考试。
在4月举行的部分中小学校长公选考试中,该县继续放宽报考条件,让更多教师参与竞争。273名教师踊跃参考,其中一线普通教师86名,占参考教师的23%,两名普通教师成功考录。
紧贴基层出考题
“如今在城市的高速发展中,各种项目和资金大量而迅速地涌进农村,基层个别村干部因此挟民意而谋私利。如果你是分管项目建设的副乡镇长,如何解决村干部的不法行为?”这是公选10名副乡镇长的一道面试题。
诸如此类,青川县在公选10名副乡镇长、14名公安局科所队长、8名中小学校长职位考试中所出试题,均立足基层实际和部门、岗位特点,对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处突应变等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量。“这些试题很灵活,虽说是一道题,却考得全面。如果对有关政策不了解,对有关情况不熟悉,对有关现象不思考,是根本答不好的。”通过公选考试被录用为姚渡镇副镇长的唐映勇感触很深。
基层干群当评委
“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却也能坐到选拔副乡镇长的评委席上,我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特困村脱贫致富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感受到组织对我们村干部的充分信任。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一定全力支持配合选拔出的副乡长们搞好特困村脱贫致富工作。”3月24日,作为公选副乡镇长面试评委之一,大院回族乡花果村党支部书记李俊修十分激动。
青川县在各类干部公选面试环节,为力求公平公正,一律实行“大评委”制,即由一定数量考官评委和群众评委共同评判打分,最后按考官评委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其余人的平均分×70%)与群众评委评分(所有人的平均分×30%)之和得出应试者的面试成绩。而群众评委中基层干部群众占到三分之一。如公选10名驻特困村副乡镇长面试中,考官评委9名,由县领导和纪检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个别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组成;群众评委31名,由10个特困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涉农部门主要领导、10个特困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村(居民)代表和大学生村干部代表组成。
“特困村的现状怎样,特困村怎样脱贫发展,特困村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领导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特困村的干部群众有发言权,这就是我们把特困村干部、群众和大学生 ‘村官’代表列为评委的理由所在。”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说,从基层一线选人,让一般干部职工、普通群众评判选人是该县选拔领导干部的一贯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