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闻网长春4月24日电 4月19日,省委外宣办举行“党的建设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李耀民介绍了吉林省5年来的组织工作情况。
竞争性选拔干部成为常态
李耀民介绍,在连续4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吉林省民调结果始终排在全国前列,处于“第一方阵”。
围绕新农村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服务民营经济腾飞”等项目,先后选派1.5万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等支援农村、服务企业。
组织动员全省8万个基层党组织、148.5万名党员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在落实改革发展重大任务、应对金融危机和抗洪抢险等重大事件中,走在前列、带头奉献,形成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的生动局面。据问卷调查显示,党员干部群众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竞争性选拔干部成为常态,5年来通过公选竞争方式选拔县以上干部1749名,占新提拔县以上干部总数的34.4%。
打造了具有吉林特色的换届改革新模式,领导干部不良行为测评、多功能测评和测评式公示3项措施,被中组部借鉴运用到省级党委换届中。吉林省换届风气、严肃换届纪律和治理拉票工作“三个满意度”均位居全国第一。
去年直接引进海外人才27人
在长春高新(000661,股吧)区探索建立“人才特区”,集聚高素质人才约3万人。首批确定10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省共分3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17人(团队),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3人。2011年有27人直接从海外引进,呈现出可喜的人才“回流”现象。
5年来,全省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39万人次。着力实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七五”工程,打造面向基层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链。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建立组织工作满意度预警提示办法。
今年1月,全省9个市(州)党委换届工作全部结束。当选的市(州)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赞成票率均在93%以上,其中100%的占77.2%;2011年吉林省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分别比上年增加1.4分和1.66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七五”工程提前一年完成
省委从2008年开始启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七五”工程,以5年为周期,面向基层培养选拔7000名各级各类年轻干部。
目前,“七五”工程已提前一年完成各项任务。从实践效果看,基本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梯次配备,形成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合理链条。
2010年组织实施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共选拔厅、处、科三级领导干部1149名,平均年龄分别为40.4岁、37.8岁、33.9岁。同时,对机关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促进了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活力。
吉林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