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严佩鑫报道 “能够有机会参加村级后备干部的系统培训,我感到很自豪,感谢公选为我们搭建起这个平台。 ”4月9日,经过笔试、面试和培训,一位在灯塔市村级后备干部公选中脱颖而出的考生道出了146名村级后备干部的心声。
今年以来,灯塔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该市范围内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充足的人才储备。
全面公开,让公选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在此次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过程中,灯塔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采取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方式进行,全过程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开。对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及组织考察后确定的拟任用人采用通知、网络、电视、告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尽可能地让群众知晓招考信息和考试结果。
彰显公正,让符合条件者平等参与。为最大限度地拓宽选人视野,不拘一格选人才,让村民群众平等参与竞争。此次公选,除了基本条件外,报名资格只限定了户口、学历、年龄,要求具有招考所在村的户口,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除此之外不设置任何特殊要求,让符合条件的群众均可以参加考试。经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该市共有167个村的673名考生报名,经资格审查确定640名报名者参加考试。
体现竞争,让考生实现同场竞技。在公选中,该市坚持把竞争贯穿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始终,确保选拔的质量。该市加大动员报名工作力度,确保每个职位都要有3人以上参加报名考试,保证报名人数,体现竞争性。公开选拔工作的笔试、面试环节实行差额,形成了 “x进2”、“2进1”的竞争局面。据统计,此次公选,该市共有596名考生参加了统一笔试,273名考生参加了面试,最后确定147名考生纳入组织考察。
严格标准,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此次笔试和面试的试题均由专家组设计,坚持“干什么,考什么”。选拔结果体现了年轻化、学历较高的特点,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60.3%和39.7%;学历结构为高中(中专)占60.3%,大专占28.8%,大学占10.2%,研究生占0.7%;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占40.4%,31岁至40岁占 49.3%,41岁至 45岁占10.2%,体现了年轻化;中共党员占26.0%。择优选苗后注重培养,对146名后备干部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统培训。
强化监督,让选拔工作更具公信力。本次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工作着重强化了监督环节,该市纪检委全程参与,对考场巡查、监控、试卷运送、拆封、评卷、核分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监督。笔试工作实行考场摄像监控,面试工作实行全过程的录音。在面试中,该市重点监督评委分组、考生抽签确定面试顺序等环节,每一个面试考场内的工作人员都由纪检委同志任组长,负责监督、计时、唱分、核分,面试结束后复核电脑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