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教育部表示,今年要完成50所高校党委、行政换届工作。开展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其中,教育部决定在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试点公开选拔校长。1949年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通常由上级部门决定。(2月26日《新京报》)
两年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就教育问题谈了他的几点看法,其中两点是:一个改变教育行政化的倾向,另一个是让教育家办学。的确,只有彻底改变教育行政化,让德才兼备且懂教育的人办教育,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校长直选恰恰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源。
高校校长任命制,决定了高校教育要披上浓重的行政色彩。一些人把办教育看成是他们晋升的敲门砖,功利性办教育怎么给人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就算很多校长想大有作为,但受体制的影响,举步维艰。倡导教育家办学口号也喊了好几年,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在校长任命制的掣肘下,高校校长投鼠忌器,疲惫于各种无谓的应酬,无法倾心教育改革也无暇顾及学校的发展。
此次教育部试点高校公直选校长,意在把教育管理者的选择权交还给教师和学生,让他们选出自己中意的管理者,才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校长直选是倡导教育家办学的第一步,它无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去行政化的进程。
当然,如果高校公选校长的意义仅限更好地办好高等教育,也就不足大书特书了。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种种弊端的症结之一就是行政化的干扰。可以想象,一旦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这两所高校公选校长成功,必然为下一步在所有高校直选校长拉开序幕。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后,也会由大学向中学延续,最后是小学乃至整个教育领域,从而彻底融化教育行政化的坚冰。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试点高校公选校长,是向教育行政化开炮,值得期待且意义都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