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探索 把握关键环节 不断增强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性
近年来,在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公务员局指导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结合贯彻公务员法、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及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部署要求,发展改革委从部门实际出发,加强研究探索,把握关键环节,不断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增强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性,有力地加强了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坚持落实中央政策与部门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化
我委竞争上岗工作起步较早,结合机构改革从 1998年开始在机关推行,到2001年机关副司级及以下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实际工作中,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我们注意结合宏观调控部门特点和岗位要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改进关键环节,努力增强竞争上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按照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及时修订完善竞争上岗制度、任前公示制度、试用期制度、任前谈话制度、干部监督制度以及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制度体系,促进了竞争上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同时,着眼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我们积极探索竞争上岗与其他竞争性选拔方式相结合。利用有关单位司局级公务员集中调整之际,探索采取“双推”和竞争上岗相结合的方式,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选拔相关人员,将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进一步扩大了民主。
二、坚持岗位需要与人员特点相结合,不断增强考试的针对性
为避免以考试论英雄、以考分取人,我们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用什么选什么”的原则,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委的中心工作,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邀请一批经验丰富的领导和专家拟制竞争上岗笔试和面试试题,建立具有发展改革委特点的试题库。既体现共性要求,又突出差异化,实行一岗一类题,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就考什么。面试试题一般包括四道题目,其中公共题目两道,着重测试竞岗人员的综合分析、逻辑思维、组织管理和应变能力;专业题目两道,围绕委中心工作和岗位业务,着重测试竞岗人员的工作思路、业务水平等等。通过不断增强考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努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上得来,收到了比较好的反响。
三、坚持竞岗考评与其他考核方式相结合,全面考察了解竞岗人员的德才表现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竞岗人员的实际情况,我们把竞岗考察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合起来,把竞岗表现与日常表现、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竞岗人员的德才表现,确保把人看准选准。在实际工作中,突出把握好“五看”:一是看竞岗表现,结合竞岗人员在笔试、面试中的表现,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其综合分析、协调沟通、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素质;二是看日常表现,通过参加各司局重要会议和相关业务活动,结合大家在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其道德修养、意志品行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三是看关键时刻表现,通过大家参与制定重要政策规划、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推进改革等相关重要工作,了解其政策水平、沟通协调、应变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四是看工作实绩,通过述职、年度考核时的工作成果登记及其他方式,了解其工作成果和业绩;五是看群众评价,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竞岗人员的唯一标准,确保选上来的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四、坚持选拔优秀年轻公务员与调动各年龄段人员积极性相结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我们把推进竞争上岗与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公务员结合起来,通过竞争上岗,一大批表现突出、德才兼备的年轻优秀同志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年轻化不等于“低龄化”,选拔优秀年轻公务员不等于“一刀切”,不能搞“层层递减”。在组织竞争上岗时,从竞岗安排、组织考试,到民主推荐、测评和考察,既注意选拔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同志,也不能忽视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同志,让那些经验丰富、勤恳敬业的老同志同样有机会、有舞台。2008年以来,委机关共公布了49个副司级岗位和232个处级岗位,其中,副司级岗位有近200人次报名参与了竞争。广大同志从工作需要和自身发展出发,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文凭比水平,不比年纪比业绩,充分激发了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动力与热情。选拔上来的司级干部中既有30多岁的年轻同志,也有50岁左右的老同志,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
五、坚持发挥部门合力与落实群众“四权”相结合,不断提高竞争上岗的公信度
为确保竞争上岗工作质量,我们加强与直属机关党委以及驻委纪检组、监察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专门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完善我委干部任职前听取意见工作暂行办法》,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坚持竞争上岗制度公开、工作程序公开、职位要求公开、参与人员公开、监督方式公开、选拔结果公开等“六个公开”,在机关局域网上开设了专栏,专门设立了公示举报电话,通过多种手段公布竞争上岗有关信息,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民主推荐中,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参加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确保民主推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和这次会议精神,充分借鉴兄弟部门好的经验做法,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进一步提高竞争上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