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癌魔坚守岗位
2006年10月,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法官毛义权被查出患上“左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月后,他切除了患病的左肾。性格一向乐观、身体素来健壮的毛义权并未把病情放在心上,出院后仅一周,便执拗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说,“我要利用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那时起,毛义权一边依靠药物与癌魔周旋,一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上。2011年4月,当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各器官时,毛义权不得不再次住院。医生们发现,经过长期治疗,毛义权的身体已经几乎对所有抗癌药都产生了耐药性,并且脆弱到无法承受放疗损伤的地步。
现在的毛义权,每天都要在剧烈的疼痛、酸痛、胀痛以及酸麻感、触电感中度过,只能依靠大剂量的吗啡和透皮镇痛贴来勉强缓解。然而,他的那份执著和坚定却一如既往。住院时,毛义权交代别人把手机和充电器放在枕边,以便随时和同事探讨交流工作;大家来看望他,谈得最多的也是工作。毛义权说,“我知道短时间内想站起来怕是不可能了,但还是希望能坐起来。只要能坐起来,我就能回到庭上继续工作……”
“一定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
在毛义权看来,法官是一个无比神圣的岗位,而他成为法官的历程又是那样艰辛。
1991年,第一次到法院上班那天,穿上崭新的制服、戴上佩着国徽的大檐帽,27岁的毛义权在镜子前站了很久:“在法院工作,一定要对得起头顶上的国徽!”
通过刻苦自学,毛义权先后获得了法律大专和本科文凭,并通过了法官资格考试。他还到西南政法大学进修,接受系统的法律理论培训。13年来,毛义权审理的数百件案件,无一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而毛义权本人,也从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一步步成长为审判长、副庭长、庭长。
说起毛义权的清廉自律,荣昌法院纪检组长黄建伟感受颇深。一天,毛义权找到他,郑重地上交了一个装有1000元现金的信封,并请他将该款项充入廉政专户。原来,这笔现金是一位热心的当事人为感谢毛义权帮他伸张了正义而硬塞给他的。像这样的事情,毛义权做了无数次。
在荣昌法院,毛义权有个绰号“毛先进”——他是获得荣誉最多的一个人。然而,他说,“成绩都是过去的,我们只应该看现在和未来。”
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
2007年,刚刚升任荣昌法院刑庭庭长,毛义权便受理了一起全国关注的母亲毒死亲子案。荣昌县河包镇海月村63岁的老妪于道银,邀约乡邻用鼠药毒死了亲生儿子——一个横行乡野、祸害四邻的逆子。
本着“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原则,毛义权组织干警核实到了大量证人证言,最后,经合议庭合议,依法对于道银等四人,以故意杀人罪作出了2—5年的有期徒刑判决。
尽管于道银等人受到的刑罚已经很轻,但部分村民依然有些情绪。他们认为,一位“大义灭亲”的母亲,根本无需坐牢。判决结束后,毛义权专程来到海月村,就此案的关键问题和相关法律依据作了公开宣讲,最终村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判决结果。毛义权认为,“对政法工作者来说,除了依法判决外,还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
“法官就像医生,如果你是病人,你来一次我就认真给你看一次!”2009年,毛义权在接访活动中,结识了申请60万元国家赔偿的“老上访”罗达永,并主动承诺倾其全力进行帮助。
自那以后,只要罗达永找到他,毛义权就抽时间热心接待,还协调相关单位妥善处理,最终让罗达永获得了应有的赔偿。
“生命的意义与长短无关,而要看能否给社会和人民带来贡献。”毛义权以他的坚毅、乐观和顽强,践行着自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