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提升
[日期:2012-01-20] |
鞍山日报 |
[字体:大 中 小]
|
|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市委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抓住换届契机,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党代会中组部联系点,对党委集中换届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以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为重点,在对各级党委班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各级领导班子人事安排,顺利完成了市委、7个县(市)区委、75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一批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作风扎实的优秀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代表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在全国市级党委换届中率先开展了党代表提案工作。经过代表提案、分组讨论、委员会审查等环节,将《关于在党委领导下完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提案》列为大会提案进行办理。
我市的经验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并以专刊形式刊发。思想政治建设得到不断强化。研究制定了加强换届后市县乡三级党委领导班子经常性建设意见。对新当选的乡镇党委委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了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接待日等制度,使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得到不断增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突出了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培训。在强化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增设了新型工业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危机管理等方面内容。发挥好市委党校培训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举办12期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555人。同时,积极拓宽干部培训新渠道,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正局级领导干部参加国外、境外培训,选派领导班子中的年轻同志和新进班子成员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注重探索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之兴,在用人”。在海城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胆探索,不断深化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干部选任办法逐步完善。制定了差额选任县(市)区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办法,由过去单一的组织提名方式向组织部门提名、领导干部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初始提名方式转变。在县(市)区、市直局级党政正职干部选任中逐步推行空岗预告、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的方式。采取公开竞聘、民主推荐的方式选拔了团市委书记,采取面向社会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了市中心医院院长,在选人用人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干部考评方式逐步改进。围绕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我市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了县(市)区、市直党政工作部门和市直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更加注重全社会对干部的考核,注重关键时刻对干部的考核,注重干部工作全过程的考核,扩大了干部考评工作中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采取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方式,对全部正局级领导干部进行量化民主测评,增加了正局级领导干部横向对比,为干部的选拔使用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公开选拔力度逐步加大。竞争出人才,竞争出活力。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市县两级联动的方式,公开选拔了36名领导干部。把公选与提拔年轻干部结合起来。将3个副县(区)级职位用来选拔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把考理论和考实际能力结合起来。并注意紧密结合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突出了干什么考什么。把规范程序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结合起来。面试全部采用异地评委,考场实行全封闭和全程监控录像,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还首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全程监督。此次公选为我市选拔了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取得了组织满意、公选干部满意和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突出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干部管理有效模式。按照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提高干部工作的群众满意度的要求,着力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干部交流步伐进一步加快。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的“一基双岗”和“三异提拔”。研究制定了市管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岗位交流任职。有计划地将具有基层或生产一线领导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入市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全年共新提拔局级干部99人,其中交流提拔54人,占新提拔干部的54.5%,此外还平级调整交流67人。通过干部交流,最大限度提高干部人才资源效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后备干部培养进一步健全。加强了后备干部的培养,分别建立了县(市)区副职后备干部、市直部门副职后备干部和女性、非中共及年轻副局级后备干部库。强化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分期分批选派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乡镇街道、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挂职锻炼。启动了“万千百工程”,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干部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制定了22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体措施,完善了领导干部谈心谈话、诫勉、函询回复等制度。坚持“三查四看”把好用人关,及时纠正选人用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电话、信访、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严肃查处用人上的违规违纪问题。同时,强化对干部选任权力点进行重点监督,以县(市)区委和市直党组(党委)为重点,对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坚持派员列席县(市)区委讨论干部的常委会议,涉及选拔任用干部423人次。建立科学分类、分级管理、调控有效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全市1100多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权利点得到有效监督,做到监督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群众满意是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群众满意是干部工作的最高目标。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朝着群众满意这个目标,思想统一、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工作扎实,干部工作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一定会为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 |
辽宁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