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一个寒意袭人的清晨,位于北京市文津街7号的国家图书馆分馆逐渐热闹起来,百余位共和国的部长陆续来到这里,听取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2年第一讲。
自2002年1月开始,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开讲,十年不辍,硕果累累:截至目前,讲座已举办172讲,任继愈、吴良镛、汤一介、楼宇烈、王蒙、冯其庸、唐浩明等知名学者在这里开讲,内容涵盖中外历史、哲学文化、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时事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出席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达两万余人次。
9时许,题为《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的讲座开讲。冬日的阳光透过纱帘在玻璃桌面上投映出一片婆娑树影。身处这个富有意境的场所,共和国的部长们凝神倾听,耳边回荡着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清脆、急促的嗓音。
以史资政,提高治国理政能力
以史为鉴,可以看成败、辨是非、知兴替。“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主题,坚持历史文化特色,是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重要指导思想。”主办方介绍。
讲座坚持历史文化特色,先后举办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中国王朝兴亡周期律、中国疆域和人口的变迁、中国历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与选官制度的发展、历代监察制度与权力牵制、中国古代宰辅制度、西藏与藏传佛教、“东突”问题的历史由来与发展态势、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等讲座。尤其是有重点地安排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如18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国力的比较、近代中日改革与现代化历史的比较、中国近代史的几个根本问题等,帮助部级领导干部更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轨迹,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讲座坚持以介绍重要历史时期概况、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先后举办有关秦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结构及问责制度、“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明代国家权力的运作、康雍乾盛世、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反思、解读“五四”言说史等讲座,帮助部级领导干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追寻王朝兴衰、国家治乱的缘由,更好地从历史中得到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借鉴,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
最初是面向中央国家机关部级领导干部的历史文化讲座,随着影响不断扩大,中央直属机关、北京市、解放军驻京单位、大型央企等系统的部级领导干部主动要求加入,听讲的人数逐年增加。一些部级领导干部不仅带头学习,还把讲座移植到所在部门,推动本部门的学习活动。一些省市区专门来人、来电取经,组织开展面向当地领导干部的学习讲座,推动当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以新拓宽,增强战略思维能力
部级领导干部的眼界、能力、水平决定着国家某一方面工作的开展,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讲座致力于帮助部级领导干部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全球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能力。
讲座着眼于提供看问题、做决策的新视角,先后举办文明冲突及其未来、宗教对社会的作用、当代伊斯兰政治化的历史剖析、朝核问题、西方的中国观、国际视野下的“西藏问题”、南海问题的若干观察与分析、经济与文化互动——徽商兴衰的一个重要启示、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等讲座,对老问题给出新解释,对新问题讲清历史脉络,给部级领导干部提供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帮助他们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作出正确决策。
对于讲座的组织者来说,办好讲座、服务好部级领导干部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内容,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策划选题、精选主讲专家、精心安排和组织每场讲座……正是在这种努力体现高品位、矢志追求高质量的背景下,每场讲座都给听讲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了解,部级领导干部对讲座的平均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
面对部级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主办方每年均在大量调研以及广泛征求专家学者、部级领导干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以及部级领导干部关心的热点问题,选取人类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中外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博观约取,择选精要,立体规划选题。十年来,讲座已经形成了中外历史、哲学文化、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时事政治、社会经济六大系列,分卷出版的书籍,畅销热卖。
在“点评与回应”中,有部级领导干部写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讲座为我们理清宏观发展思路,从更广阔的背景考虑中国长远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以身作则,引领学习热潮
尽管公务繁忙,但对于很多部级领导干部来说,历史文化讲座是每月一次的知识盛宴。
讲座虽都安排在周末休息时间,但许多部级领导干部放弃休息,风雨无阻,坚持听讲,乐此不疲。有的身体不适甚至腿摔伤了、胳膊骨折了,拄着拐杖打着石膏仍坚持前来听讲;有的出差回来直接从机场赶来听讲,或听完直接去机场到外地出差;有的因工作未能听讲,委托工作人员留一份《参考资料》或要去讲座录音;还有的因工作忙,听完讲座就回到办公室加班。
自2006年至2010年底,共有577人次荣获“勤学奖”,许多部级领导干部蝉联该奖项。有部级领导干部表示,“勤学奖”虽不具实际作用,却是对自身学习态度的肯定。除积极参加讲座外,他们还热情为办好讲座出谋划策,推荐选题,留下对当场讲座的感受与思考,体现了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重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良好精神风貌。
讲座中,部级领导干部们如求知学子,认真聆听,不时记下笔记。一些领导本身就是专家,但依然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交流互动中还经常就关注的问题同主讲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有的部级领导干部通过讲座丰富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讲座对他们理清宏观发展思路,深入理解国情,拓展战略思维,从更广阔的背景考虑中国长远问题、把握时代大势、指导部门工作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