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公选”干部参加调研及答辩报到侧记
11月17日,八方才俊汇聚襄阳将参加“公选”。 记者 丁涛 摄
11月17日,在川惠大酒店,报到者排成了长队。 记者 张文华 摄
【襄阳政府网综合】(襄阳日报 秋子 张再东)“只要你有才,请到襄阳来。”这句深刻诠释我市敞开胸怀面向全国公开选拔20名县级领导干部的琅琅语句,经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传播后,迅即吸引了众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和海外才俊的眼球。通过资格审查后的才俊们11月17日纷纷奔赴襄阳报到。
昨日的襄阳川惠大酒店、襄阳火车站和襄阳机场彩球飘飘,“热烈欢迎各方才俊参加襄阳公选”“全力推进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条幅振奋人心。
上午8时不到,襄阳川惠大酒店接待大厅就挤满了从河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赶来的报名者。来自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的郭新杰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我两年前通过公选担任副县长,从媒体上看到襄阳此次公选不搞笔试,觉得很有新意。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具开放胸怀的城市的了不起所为,我从这个所为中看到了襄阳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人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宏大舞台,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这个职位。”
为防止选拔出“只愿考不愿干”“只会考不会干”的干部,襄阳市委此次公开选拔干部打破传统笔试方式,增加实地调研内容,并放宽了选拔对象的报名范围、年龄、工龄、学历和资历等条件,这一近年来全国都少有的“优厚”条件更是促成报名者看好在襄阳发展并踊跃报名的动因。
来自广西、广东、河北、江西等地的报名者对记者坦言:“襄阳重实战经验和实际能力,为广纳贤才开辟了更有效的渠道,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据市公选办负责人介绍,为了给报到者提供优良的服务,市委组织部组织近百名安保、食品安全、医务、接待等工作人员,开展全程服务,市内7家宾馆、酒店也将以优质的服务接待好八方才俊。
记者在报到现场看到,前来报到的人员络绎不绝,高层次人才为数不少。
“襄阳公选”干部昨报到,亮点多多
(襄阳晚报 张再东 李静)“年轻的副县长、市长来了,北大、清华的青年才俊来了,留学国外的“海归”来了……“襄阳公选20名县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在国内外激起千层浪,浪花朵朵汇成一股股热流,昨日从四面八方涌向襄阳。
影响最大:
襄阳再次叫响全国
钟春华是广西《北海日报》副总编,31岁的他此次参选的目标是团市委书记这一职位。“我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襄阳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消息的,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钟春华说。
此次“襄阳公选”自11月1日正式启动,市委组织部通过报纸、电视、网站、论坛、微博等多种方式宣传此次公选信息,从报名人数以及省市地域分布来看,此次公选的影响面创了历史之最。
记者在昨日的签到册上看到,截至昨日下午五点,报到的考生遍及北京、江西、重庆、河南等多个省市,其中最北来自辽宁,最南来自广东。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仲初说,这次公开选拔不仅是我们拓宽视野、广纳贤才的行动,也产生了宣传、推介襄阳的综合效应,用最少的成本成功地为襄阳做了一次宣传。
门槛最低:
只要有才你就来
分管过宣传的襄州区伙牌镇党委副书记王敏对很多记者来说是熟面孔。她对记者“实话实说”,她的第一学历是高中,这次公选放开了对第一学历的限制,让她能够报名参加。尽管知道这次是全国性的公选,竞争必然激烈,但她一定要珍惜机会试一试。
一直分管乡镇招商引资的王敏善于与客商打交道,她决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职位报考。
来自樊城区政府办的李朝晖幽默地说,以前招考都是只能“看热闹”,这次终于有了报名的机会,当然要过来“凑热闹”。
记者了解到,此次“襄阳公选”有8个职位取消了对第一学历的限制,使很多第一学历不是全日制大学的青年人跃跃欲试。
人才最多:
襄阳“吸金”能力强
昨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国安一直守在报到现场。虽然几乎一夜没休息,但他仍是满面春风。“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优秀人才。”刘国安乐呵呵地说。
中太建设集团(海外公司)的李远松刚刚结束在尼日利亚的工作回国休息,他从网站上看到襄阳公选的消息后,立即报了名。42岁的他拥有英国伯明翰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的3个硕士学位,有5年国外工作经历,在新能源材料和通信专业小有建树,曾被重庆市作为优秀人才引进。
200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的赵春荣,坐了一夜火车从北京赶到襄阳。她报考的是团市委书记一职。
赵春荣非常看好襄阳的发展前景。因为有同学在襄阳工作,所以她一直关注襄阳的消息。她认为襄阳新一届领导班子思想解放,开放度高,“我学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很关注‘绿色襄阳’的建设,希望能到襄阳工作,相信这对自己也是个很好的历练。”她说。
据记者在报到现场观察,报名者中,高层次人才人数较多。
为了做好这次公开选拔干部工作,市委组织部专门从襄樊学院请来了3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报到、引导等工作中,并在食宿、交通等方面为参加公选的人员做了精心准备。
参加公选的人员将在18日至20日进行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现场答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