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到基层干一番事业。”本周,顺德陈村人高建丰正式以陈村石洲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这一新的身份亮相。为了服务基层群众,他放弃了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陈村分局副科长这个让外人觉得很“舒服”的职务。
与高建丰同时上岗的还有12人,他们是首批公选出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也是顺德首批公选村官吃“螃蟹”者。
“这是陈村首创的一种用人机制,农村党组织‘领头人’的产生方式由过去公推直选的方式改变成公开选拔,让每个党员都能有机会参与到选拔之中。”陈村镇党委书记温俊勇表示,本次公开选拔,旨在突破体制壁垒,打破条条框框,拓宽用人视野,消除论资排辈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畅通人才交流渠道。这次公选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总结经验后,新机制有可能会推广到其他干部选拔。
选人: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
这是陈村镇委酝酿已久的一场公开选拔。
近年来,陈村区位优势凸显,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但同时,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村(社区)基层新矛盾、新问题,而部分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陈村镇委决定面向全镇党员公开选拔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选好配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陈村镇委创新选拔机制,决定面向全镇党员选拔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这次的公开选拔一改过去单一的选拔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范围进行了大胆突破,面向各党(总)支部的正式党员公开选拔优秀干部。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一共有107名符合资格的党员报名参加考试。这107名参考人员,分别来自政府、公安、学校、村(社区)以及企业等部门和单位。
“在新的岗位上,与基层打交道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高建丰说,上任后,要适应角色的转换,虚心向群众学习,尽快熟悉村居情况,把握好锻炼机会,搭建好沟通平台。
说起本次公开选拔,他大加赞扬。据他回忆,今年9月开始,陈村启动该项工作,他得知消息后,决定报考。“想到更基层的地方去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高建丰再次强调。
温俊勇说,用公开竞争的办法选拔干部,在竞争中相互比较,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从“封闭式选人”变为“开放式选人”,无疑将打破地域、部门界限,实现人才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9人本科:优秀人才宁愿放弃高薪
通过层层选拔,最终高建丰等13人脱颖而出。这支13人的队伍,平均年龄为33.8岁,全部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有9人。
“同时,13名公选书记、副书记,分别来自机关、公安、教育、村(社区)、以及企业等各部门、各行业,使得我镇农村支部班子队伍的年龄、学历以及专业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温俊勇说。
在这13人中,不乏在企业拥有高薪岗位的人士。郭慧贞已经正式前往陈村花城社区党总支部上班。而为了这个岗位,她放弃了碧桂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禅城分公司经理的高薪职位。“参加公选,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其实我只是希望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平台,希望自己的管理经验能在陈村的基层管理中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