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某乡乡长病逝,需要补选一位乡长,县委决定就地选才,于是派出考察组,下到乡里考察人选。考察组同志不带框框,下村组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两名现任副职不满意之后,发现一位年轻的乡长助理,他虽然嘴上没“毛”,但小伙子办事扎实,群众关系特好,人称他是“狗不咬”乡长!他走村串户,常年泡在群众中,即使是那些忠于职守的看家狗,不但不“咬”反而摇头摆尾欢迎。考察组认为是“一匹好马”,结果选上了一位群众满意的好乡长,兑现了考察组“为官择人能者上”的承诺。
对于生活在基层的群众来说,干部抓基层的优劣,政绩的大小,他们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在“实践”这个考卷面前,在基层群众这个“考官”面前,庸者难以掩饰,懒者不敢懈怠,而差者往往无所遁形。让基层群众当“考官”,是对基层群众的信任,是贯彻以人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也展示了领导机关对自身工作情况的自信,坚持为官择人的决心和魄力。
“为官择人”乃自古难题。如今把竞争上岗扩大到干部选拔配置的许多相关领域,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别采取“公开推选”、“公开考选”、“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从而提高了用人质量。用人讲究质量,用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用值得信任、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放心人才。一个单位或部门,只有任用了有质量的人才,工作方能得到有效的推进,事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人才质量的两个要素是“德”与“才”,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相互取代。有德无才,难为大任;有才无德,其才适足以售其奸,重用了有更大的危险。德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德才相比,德又是首先必备的条件。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之说。事实上,一个人具备了相应的才能,方有得力的依托以显示其德行。同样,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德行,方能使才按正确的方向得以施展。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得以发展和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德得以发挥的凭借。
坚持为官择人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广泛征求意见,尊重群众公论,使那些德才表现好,有真才实学的人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愿组工干部特别是相关领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到考察干部深入实际,求真务实,多听多思,听其言,察其行,见微知著,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考察干部的准确性,评价干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感情,使用干部出以公心,唯才是举,把思想好、作风正派、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恰到好处地用在不同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