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筠连10月26日消息(记者邵立肃 隆敏 通讯员胡刚 张择君)10月26日,记者自筠连县纪检部门获悉,该县根据发展形势需要和干部状态变化,在机关作风整顿上,通过“评、选、聚”治“懒、软、散”,使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
监督评议激“懒干部”。筠连县纪检部门充分发挥监督评议工作的督促作用。在全县开展领导干部服务作风媒体公开活动,以县内党政网、煤都刊物等媒体为载体,对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公开民主评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将评议结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上。加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考核,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勤勉者吃亏、懒怠者得利。通过探索,该县建立了《筠连县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筠连县乡、村两级干部状态评定制度》、《筠连县村党组织书记县乡共管办法》、《筠连县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筠连县“百村工程”建设村党组织书记考评细则》、《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免职制度》等制度,坚持按制度科学考核,近年来,先后调整28名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
公开选拔强“软班子”。筠连县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力度,将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等4个重要岗位在全县公开“四轮遴选”,最后从100余名参选者中公选出3名勤政干事的副科级领导干部。今年县乡换届中,该县认真落实“五个严禁、17个不准、五个一律”,采取公推公选、两推一述、“民意+能力”等选任方式,选拔出了一大批人品正、能干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乡镇换届中新任领导干部的有26人, 14名表现较为突出的干部得以重用。换届后,全县有“一好四强”型乡镇党委书记18名。
筑牢堡垒聚“散集体”。筠连县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充分调动内部监督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现权责统一,强化集体凝聚力。同时,建立科学的责权利评价约束机制。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合理可行的具体目标,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头上。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懒人’,本领恐慌、不会干事的‘软人’,拈轻怕重、推诿扯皮的‘散人’,逐渐在干部队伍中消失,创先争优、比学赶超、良性竞争已在该县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近年来,筠连县建立了《干部责任与利益、职责与报酬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办法》,实行“1+3”(业绩加效率、纪律、作风)的科学考核机制。建立和落实严格执行管理规定的责任机制,坚持对干部职工严要求,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和奖惩措施,提高干部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坚持对干部职工严要求,切实做到奖优罚劣、奖勤惩懒、令行禁止。同时,该县建立责任追究“红黄灯”制度,增强履职意识。对单位内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受到责任追究的人数和次数不同,对所在单位班子分别亮“黄灯”、“红灯”。对连续三年内,均未出现过亮“黄灯”、“红灯”的班子予以表彰奖励,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履职意识。目前,全县有30个单位连续三年未被亮“黄红灯”而受表彰,5个单位受到“黄红灯”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