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坚持多岗位锻炼、竞争性选拔、动态化管理,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搭建实践平台,一线助跑长才干。除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轮训、举办青干班、开办“半月课堂”等方式,加强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外,积极搭建实践锻炼平台,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对机关年轻干部“多搭凳子勤流转”,采取轮岗交流、借岗育才等方式,把年轻干部放到机关不同岗位,选派到农村基层和信访稳定、经济建设、园区开发等一线岗位上,进行多岗位交流锻炼,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多压担子多放手”,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在任务压力较大、矛盾较为复杂、问题较为突出的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到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信访稳定等急难险重一线去接受挑战,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拉长竞争链条,多轮起跳跃高台。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把竞争择优贯穿于后备干部储备、拟任人选确定、干部选拔任用等各个关键环节,拉长竞争性培养选拔链,好中选好、优中择优,让优秀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经得起舆论检验和历史检验。为做好今年的镇党委换届工作,去年6月份县委组织部就通过“双推双考”形式,在全县公开选拔了40名正科级后备干部和165名副科级后备干部,今年2月份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又采取“正向比能力、逆向比四德、纵向比结构、横向比公论”的办法,从90多名符合条件的对象中遴选了24名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后备人选,采取差额的方式择优确定了12名班子成员。
完善管理机制,动态储备增活力。实行周期性选拔、常态化储备、滚动式管理,健全长效机制,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快速成才。平均每两年左右时间开展一次公开选拔,从优秀年轻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中遴选一批进入副科级后备干部库,从符合条件的副科级干部中遴选一批进入正科级后备干部库。建立后备干部“有晋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换届中或岗位出现空缺时,从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拔任用,为年轻干部搭建“晋”的阶梯;平时考察、年终考核时,广泛征求单位领导、党员群众及纪检监察、计生、信访等部门意见建议,对有不良反映或综合排名特别靠后的,淘汰出后备干部队伍,实现后备干部队伍常备常新、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张明超 王永诚 孙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