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原创报道】9月3日上午,我市第二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进入面谈阶段,经过前期层层筛选最终212名优秀人才入围面谈。
去年5月,市委组织部以“组织搭台、企业选才”的模式,面向全国公开招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为26家企业寻英才,开创了全国先河,此举一经推出就受到中央领导和全国媒体的关注。
今年8月,市委组织部再次搭台,联合正泰集团、奥康集团等40家民企发布“招贤榜”,面向全国招选43名“红色CEO”,相比较首届而言,今年的选拔无论是在规模、薪酬还是选拔细节上亮点更多。
更注重“干”的能力和及适应能力
“去年面试,准备的是理论式的题目,吸取党政领导干部面试的经验,注重理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强中说,根据去年的经验,今年选拔环节弱化了理论分数,企业面谈所出的题目也更加注重“干”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谈谈你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你来温州工作会不会对家庭造成影响……”面对应聘者,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的提问简单而实际。对这次选拔王振滔十分重视,今天特地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到现场把关。
“人才在奥康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王振滔说,奥康在党建人才方面,受地方性制约越来越明显,所以能利用这样的机会从全国选拔一些更优秀的人才,对提高企业党建水平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谈到选人标准,他说,关键是要能用得起来。
高学历“朝阳”人才担主角
从统计数据来看,此次212名面谈人员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省外占71%,温州本地占2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3.1%,博士学位有3人,大学学历占49.6%。此外,入围人选的年龄普遍较轻,70年以后出生的占52.4%,最年轻的只有24岁。
“听说去年最年轻的入围者是28岁,我比他还小了4岁”这次选拔最年轻的入围者周彬彬表示,资历和工作经验是自己最欠缺的地方,但是会会计,懂英语,以及年轻等方面又是自己的优势。面谈会上记者也了解到,不少企业家也更倾向于录用“朝阳”人才。
红色“CEO”成了抢手香“馍馍”
据了解,自去年我市成功举办全国公开选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以来,首批进岗到位的“红色CEO”,为所在企业党建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这也引发了温州更多本土非公企业对“红色CEO”这一岗位的重视。8月11日公开报名开始后,不断有企业要求参加公开招选,参加企业名额也由原定的31家增加到了40家,选拔岗位由33个增加到了43个。不少企业为了吸引人才更是将年薪一再提高,其中,春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亮出了最高年薪30万元的底牌,这比去年最高年薪整整提高了10万元。
企业求发展,人才求平台,使得“红色CEO”一职成为抢手的香馍馍,一度吸引了全国各地707名人才争相报名,经过层层筛选212名优秀人才入围今天的面谈环节,在面谈会现场大家为能成功角逐职位,纷亮绝招,侃侃而谈。
另据悉,今天企业面谈后,原则上将按照每个岗位3:1的比例,筛选确定进入双向选择人员名单。(记者黄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