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决定,从2011年开始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结合今年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按照“培养一批、重用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和“组织推荐+考试考察+集中培训+择优任用”的程序,集中选拔一批“70后”、“80后”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放到关键岗位培养锻炼。经过推荐、考试、考察等程序,湖北省委已在全省范围内首批选拔了80名年轻干部作为市(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市、区)党政正职培养对象。
湖北省委明确,既要突出重点,坚持年龄(“70后”和“80后”)和任职条件(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又“不以考试代替考察”,培训对象主要采用竞争性选拔的方式产生。经过各市州、省直各单位、企业院校党委(党组)广泛推荐,共有209人通过资格审查,205人参加了选拔考试。随后组织20个考察组,对205名参加考试人员进行了全面考察。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考察结果作为确定培训对象的主要依据,把任职经历和工作业绩作为参考依据,并全面实行了量化考核,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考察对象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工作业绩、群众公认程度和发展潜力,真正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为充分地培养和识别优秀年轻人才,今年4月-6月,湖北省把首批学员分成两个班,在省委党校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立足于为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发现、培养、储备优秀人才,首次实行了“培训+测试+考察”三位一体的模式,把学员理论学习、党性锻炼、综合表现等情况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寓考察识别于教育培训之中,精心组织培训,让学员的潜能完全释放,为考察测评工作搭建良好平台。对每名学员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遵守校纪校规等情况都进行详细记载,建立培训管理台账。通过近距离观察,对学员的理论功底、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性格品行等有了全面、客观的了解。另一方面,用考察识别助推教育培训,通过考察测评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地激发学员自我加压、奋发学习的内生动力。全体学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学风参与培训,有效解决了以往干部参加学习“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中,湖北省坚持把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作为事关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性问题,贯穿于集中培训的全过程。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省委常委分别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学员进行了专题座谈和交流探讨,使学员们加深了对省情和全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探索实施异地分段式培训,学员分9个阶段在4个不同的培训机构完成培训,实现了“封闭式”授课到“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课堂教学全面实行“1.5+1”教学模式(教师讲授1.5小时,课堂互动1小时),增加小组交流研讨比重,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编写、剖析案例,模拟现场实景,有效增进了课堂互动交流。
为了在综合性测试中发现优秀人才,湖北省委组织部派出了6名干部担任培训班的学员组织员,与全体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并先后组织对学员进行了履历和业绩评价、无领导小组讨论、领导能力测试和专题调研等一系列专项测试。整个测试工作以教学实践活动的名义进行,根据各教学单元不同内容和进度统筹安排,尽可能使教学安排与测评项目同步推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员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展示自己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据悉,目前,湖北省“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扎实推进,各市州也确定了2000多名重点培养对象正在进行集中培训,为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通讯员 鄂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