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身份限制选才,多岗位锻炼“识才”……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坚持在选、荐、育、识、管、用六个环节上下功夫,切实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在稳定和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为县(区)换届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坚持拓宽视野,广视角选才。遂宁市打破以往后备干部偏重在机关产生的惯例,加大对选调生、服务基层“五类人员”、受到各级表彰的优秀分子和乡镇企事业单位人员关注力度,打破身份限制,近年来,全市共面向乡镇企事业单位人员、现任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以及优秀农民工等体制外群体定向招考乡镇公务员148名,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124名,有力地促进了各类人才尤其是基层一线人才进入组织视野。
坚持民主公开,全方位荐才。集中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推荐优秀人才工作,通过县级以上干部推荐、干部群众个人或联名推荐、个人书面、信函、电话自荐等方式,广泛推荐优秀人才。目前,已接受各类推荐人才1067人。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挑选机制,每年开展一次非定向预推县处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工作,定期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去年全市共推荐产生县级后备干部382人。
坚持教育培训,多维度育才。遂宁市实施了“125”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每年定期举办中青年县级干部、县级后备干部、党外中青年干部等主体培训班,建立了100名正县级后备干部、2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500名正科级后备干部的人才库。
坚持实践检验,多岗位识才。通过干部下派、横向互派、抽调上派、交流外派,对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鉴别比较,真正让特别优秀的同志脱颖而出。近年来,已先后组织1820名市、县两级年轻干部到乡镇培养锻炼;选派165名党政机关干部到招商引资和信访、群众工作一线摔打锤炼;挑选1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到市级部门顶岗锻炼;选派12名县级后备干部到重点建设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实践“试才”,已有120人被纳入了市、县(区)两级后备干部人才库,80余人得到提拔任用。
坚持优胜劣汰,全过程管才。对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强化选调生管理工作,对安排到基层的选调生,经考察符合条件的,及时提拔进乡镇领导班子;对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从事行政工作的,及时调整到更能发挥其技术专长的岗位。
坚持优化结构,多层次用才。以换届为契机,加大对德才兼备、具有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的年轻后备干部提拔使用力度。今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全市105个乡镇共选拔35岁以下乡镇党委书记8人,乡镇党委委员152人。同时,明确在县(区)换届工作中,要增加40岁以下的党政正职干部数量,要加大选拔40岁以下尤其是35岁左右的优秀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力度。(通讯员 遂 组)
四川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