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勇
7月12日,剑阁县下寺镇下寺村村支部书记母柏林的妻子不相信丈夫要去列席县委常委会,专题讨论乡镇长提拔一事,反而认为丈夫是在“冲壳子”。这一真实的“笑话”,成为剑阁县使用“131”模式选拔干部的一佳段话。
“131”模式主要包括1评3测1票决,其中“1评”和“1票决”是两个“猝死”环节不计分,“3测”总计100分,择优晋级。
多数人选少数人
当日10时正,剑阁县常委会议室灯火辉煌,包括母柏林在内的基层代表,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代表坐在一边,另一边是剑阁县委常委。该县组织部统分和核分工作人员以及县纪委监分员分别坐在后侧靠墙处。正在进行的是“3测”中的实绩测评,分值权重占总分值的55%常委们在听取了被测试者一段视频演讲之后,认真阅读 《实绩考察报告》,然后庄重地打上测评分,过程如同一位教师研判一份答卷,母柏林们成为“监督员”。
“3测”中另外两项是“民主测评”和 “知识测试”,分值占25%和20%。在民主测评环节为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属县级机关的报考人员,需要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其他干部参加,属乡镇的报考人员,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所给分数按A票、B票、C票折算分值。在“知识测评”时,测试纪律与高考无异,并向媒体开放监督。
搭建一个展示平台
近300位待选干部在一分钟视频演讲中崭露头角,许多基层一线的干部通过这个平台走到了常委们面前,这些干部经历多个岗位锻炼后都带着2至3页的实绩让组织来挑选。同时,在副科级领导选择时,基层工龄20年的不断涌现。这些人要走上领导岗位“有能力”和“有机遇”同等重要。剑阁县委常委、副县长肖光林感慨地说:“没有这种模式,基层大龄干部很难有机遇走出来!”
正是为了每一个竞选者有“机遇”,选拔各环节锱铢必较。剑阁县委书记冯安富说:“审读《实绩考察报告》责任重大,我们用有限的时间掌握基层同志多年的辛勤工作,多花点时间才对得住干部!”为了每份《实绩考察报告》深入常委的心里,测评中不仅用“视频”冲击视觉,还专门由工作人员读 《实绩考察报告》。该《报告》从三方面详细呈现工作,其内容对应评分标准,操作性极强。记者旁听的同时也动笔“打分”,比较后发现66%接近最终结果。
《实绩考察报告》是该县常委带队到每个被考察人的工作地形成的,报告内容不仅在当地领导班子成员会上宣读还要就地公示,不属于被考察人实绩的删除,没有写全面的要补充。长岭乡科员左琼周说:“无论是否当选,我都非常满意这个选人制度!”剑阁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罗建明说:“‘131’制度对全县干部资源是一次大规模的梳理,优缺点掌握较为全面,极大鼓励了一大批想干事的年轻人!”
凭实绩提拔使用干部
“131”模式从制度选人上尽可能规避人为影响,坚持把品德评价放在首位并 “一票否决”;把民主测评量化并合理设置分值权重,把提名权交给群众,又不简单以票取人;坚持把知识测试作为必要环节并合理设置分值权重;坚持把实绩测评作为重中之重,鲜明了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坚持两次常委会把关,充分体现了党内民主,强化了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四荐”公开报名,从制度创新上保障了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选人用人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坚持环环有淘汰、始终有差额;坚持“常规选拔”与“131”选拔“双轨”合一。
去年该县拿出柳沟镇镇长等4个职位进行了成功试点,引起了激烈反响。中组部“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简报”第45期单独印发了《四川剑阁县探索 “一评三测一票决”方式选拔领导干部》。去年10月27日,省委组织部在《组工信息》第135期单独编印了 《剑阁县试点探索“131” 选人用人新模式》,并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10年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秀成果奖。今年乡镇换届中,该县对57个乡镇所有空缺需新提拔的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乡镇副职人选全部按照 “131”模式,面向全县符合条件的干部公开提拔。
作者:郭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