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足够关注刚刚结束的全市镇级换届,你会发现,竞争性选拔已经成为提拔镇(街)班子成员最主要的选人方式。你想升迁,没问题,来同一个平台上参与笔试、面试甚至演说,“PK”之后见分晓。台山的选人用人方式更是大胆创新,首推集中初始提名制度,让参加全会的123人临时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镇委书记和镇长名单。
123人选书记镇长?对于这些党政正职的重要岗位而言,传统的选人方式都是集中在小范围内,也就是推行“少数人选人”,只要“少数人”意见一致,就通过了。台山推行的集中初始提名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参加选人的人员由“少数人”转向“多数人”。先由组织部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书记和镇长提名对象,然后在开完市委全会扩大会议后临时宣布在这些人中进行投票,镇长提名对象还要临时上台演说。还有一点很关键,这些事项在事前均处于保密状态,这就从源头杜绝了提前跑官、拉关系、拉选票的可能性,真正营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提前两个小时才通知提名对象与会演说,只有高度的保密性才能确保选举的结果公正民主。为了让这次“多数人选人”的尝试能够安全、顺利推行,台山市委组织部门可谓煞费苦心。从结果可以看出,这次突然袭击的“多数人选人”全程做到了公开、公正,让所有的提名对象都心服口服。
表面上看这样一次“多数人选人”的集中初始提名进行得简单而顺利,其实背后,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非常之大,特别需要考验市委书记这个“一把手”的决心和勇气。让“多数人选人”,也就意味着领导放权,把选谁用谁的权力交给更多的人来共同决定,这对很多习惯了“一言堂”或者小范围选人的领导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一把手”必须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让大家转换思路,对这种新的选人方式一致支持。如果有异议或者出现分歧,要推行这项改革也不会那么顺利。此外,让123人来共同投票选人,大家能秉持公心、真正选出德才兼备具有公信力的人才吗?如果选出来的人不被公众接受怎么办?谁也无法预知结果,改革创新伴随的肯定有不确定性因素,这个风险需要由“一把手”来承担。
在提到这次选人用人改革时,台山市委书记吴晓谋说了一句话:“希望大家理解,于我而言就是尽量给大家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其实背后蕴含了诸多的艰难与不易。一个有理想的执政者,一个谋求创新的改革者,首先需要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改革不是毫无成果,就是半途而废。 古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