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莫建成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实践是干部成长的土壤。2009年,省委选派85名后备干部到工业园区挂职锻炼,是江西省推进江西工业化进程、加大培养年轻干部尤其是工业型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江西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锻炼干部的有益尝试。通过两年实践,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干部受锻炼、园区得发展”的目的。
把年轻干部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现实需要。江西的出路在科学发展,希望在年轻干部。江西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也不错,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主要是相对落后在工业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能不能把省委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加快江西崛起,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都要有这样一个全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选派后备干部赴工业园区挂职锻炼,就是把年轻干部推到经济建设第一线直接参与经济工作,了解市场动态和产业发展趋势,学习外地的先进工作经验和理念,进一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领导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管理的综合型、复合型干部,实现推动经济建设和培养锻炼干部双赢。
把年轻干部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是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领导干部成长的实践证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的能力,越是有发展前途的干部,越应该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现在不少年轻干部从学校门到机关门,从小机关到大机关,不缺学历、不缺知识,欠缺的还是严格的党性锻炼和处理复杂问题、做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和经历。有计划、有重点地把那些德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但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选派挂职,把他们放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包括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以及市县区去,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问民计、谋发展,既是对年轻干部进行能力培养,也是对年轻干部进行成长观教育,有利于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有利于在成长过程当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工业园区是江西省工业的主战场,全省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二来自于园区。要进一步创新干部到工业园区挂职的途径和方法,既可以安排干部到园区挂职,还可以探索派干部到园区中的企业特别是发展比较好的、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挂职。
把年轻干部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利于形成在基层培养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中央和省委多次强调,要从制度上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基层一线、关键岗位接受锻炼和考验。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认真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努力形成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结合班子配备的要求和工作实际,鼓励一部分工作需要、个人愿意、单位认可的优秀挂职干部留在当地任职,也可采取竞争性选拔的方式,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使基层工作经历成为优秀机关干部的“必修课”,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试金石”,从而打造基层干部安心扎根一线锻炼成长、机关干部志愿到一线建功立业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