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镇级换届首次推行市委全会集中初始提名制度
123人投票提名书记镇长人选
实现由“少数人选人”转向“多数人选人”
本报讯 7月28日,随着端芬、海宴两个镇的党委换届选举结束,台山镇级党委换届工作宣告完成。包括梁小青等6名新提拔的镇委书记和李智勇等7名镇长候选人,均是首次推行的集中初始提名制投票产生。“最引人关注的是,参加集中初始提名的投票人由市委全会扩大会议的123人组成,实现了由‘少数人选人’转向‘多数人选人’,转变了选人用人方式方法。”台山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让多数人参与镇级党政正职提名
台山市今年的镇级换届班子调整力度非常大,特别是党政正职的人员变动很多,备受关注。从哪些范围去选人?如何去选人?怎样选人才能最具公信力?早在去年,台山市委书记吴晓谋就开始思考这次镇级换届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亲自带队到江浙学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台山是全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创建活动单位,而这次镇级换届将是检验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个具体标杆。市委主要领导最终统一思路,决定大胆创新,推行市委全会集中初始提名方式,把镇党政正职初始提名权交给参与全会扩大会议的同志投票决定。”台山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这一做法需要很大的决心,同时也需要主要领导具有放权选人的新执政理念。
据台山市委组织部干部股负责人介绍,这次集中初始提名中,镇委书记提名人选对象主要从能任满一届的现任镇长中考虑,镇长提名人选对象主要从正科级领导后备干部中考虑,台山全市符合条件的镇委书记提名对象16人、镇长提名对象30人。在今年初召开的台山市委全会扩大会议上,吴晓谋亲自主持了这次集中初始提名工作,让参与会议的123人无记名推荐7名镇委书记和15名镇长人选。根据投票的结果,在本次换届中,有6名镇委书记和7名镇长人选被确定为新一届镇党政正职人选,这些人选都是在这次全会推荐中得票靠前的同志。
投票前两小时通知初始提名对象
如何确保123人的投票提名结果民主公正?据了解,在这次集体初始提名开始前两小时,组织部门才电话通知所有初始提名对象集中到组织部会议室,在这之前,所有信息保密,除了几个参与决策的主要领导外,所有投票人员都毫不知情。
“我是临时接到通知,到组织部开一个会,具体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刚刚从镇长提任书记的广海镇委书记梁小青在谈到这次集中初始提名时,对其保密工作也感到很惊讶。她说,台山市委把保密工作做到这样好,保证了最后的投票结果公正、民主,通过这种方式选人,就会让人安心做事、愿意做事、踏实做事,然后公平去竞争。
提到这次集中初始提名,被确定为大江镇镇长候选人的李智勇有着比梁小青更加“冒汗”的经历。按照规定,这次集中初始提名,镇长提名对象必须上台面向123名投票人进行三分钟“竞职演说”。“提前两个小时接到通知,火速赶到现场,给我们30个候选人准备的时间差不多就一个小时。”李智勇说,当时虽然只上台讲了短短三分钟,但是一下台,大家手心里全是汗。
虽然很紧张,但对于这种选人形式,李智勇和其他参与演说的人员都很认同。他们认为,这次新提拨镇党政正职人选,台山市委完全尊重初始提名结果,这种选人方式使大家明白,只要踏实做成事,得到大家认同,不跑官不要官,一样可以升官。
“PK”成为选人的潮流
此次台山镇级换届,除了党政正职进行集中初始提名外,绝大多数提拔的镇级领导班子成员,都是通过“PK”产生的,不少人还通过了几次“PK”。
刚提任为台城街道党工委委员的黄来兴就经历了几次“PK”。他去年参加了江门市组织的公选,最终以总分第二的成绩遗憾落选,之后选派到川岛挂职。今年4月,台山以“两推荐一述评”方式选拔一批30岁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充实镇级领导班子,黄来兴又参加一次“PK”并取得成功。
据统计,本次台山镇级换届,通过竞争性选拔的干部42人,其中镇长候选人7名,提拔新进班子的35人(占新进班子总人数的97.22%)。台山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说,今后科级委任制领导干部一般将通过竞争性选拔这种方式产生拟任人选,为德才兼备、干事创业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