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竞争性选拔市管干部竞争演讲和集中推荐大会上,与会人员听完竞选者演讲后,现场投票。周柏平 摄
昨日,长沙市竞争性选拔市管领导干部进入竞争演讲和集中推荐大会环节,57名竞职者在电视直播的镜头前激烈PK。从专家面试引入面试观察员制度,到竞争演讲和集中推荐环节全程电视直播,干部选拔任用的“一路阳光”,照亮了干部队伍的成长之路,也照亮了长沙这座魅力四射的城市。
干部选拔“进入”寻常百姓家
7月26日上午8时,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独家现场直播长沙市竞争性选拔市管领导干部竞争演讲和集中推荐大会。
市教育局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局直属单位、区县(市)副县级学校、区县(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用人单位教职工代表,业界“两代表一委员”中的部分人员,约130人在竞选现场就座等待投出神圣的一票,35名竞职人员按抽签顺序轮番开始竞争演讲……不管是参选干部的现场表现还是整体的投票过程与结果,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尽收眼底。全程直播让竞争性选拔真正实现了公开透明。
去年坐镇演播室为竞争性选拔市管领导正职作出精彩点评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周仲秋教授,今年再次与市民共同见证竞争性选拔的直播过程。“把竞争演讲、集中推荐过程和推荐结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打破了干部选任神秘化、封闭化色彩。同时,竞争性选拔的改革创新,也使选拔更具科学化,提高了选人用人的质量。”周仲秋表示,长沙市委在今年区县(市)党委换届职数精简、干部职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拿出11个县处级领导职位再次通过电视直播集中选拔,充分体现了市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这走在了全省前列。
长沙市一中的学生家长程女士全程关注了此次直播,她希望,选出来的干部,是什么人,有什么经历都要在网上公示。“我希望不要搞完这次没下次,要不就是虎头蛇尾。我们老百姓肯定是希望有一个好的体制,良性循环。”
考生展示自己很充分
“教育千万来不得急功近利,要精耕细作。”“要做一名火炬教师,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卫生实质是民生”……昨日面向教育、卫生系统的长沙市竞争性选拔市管领导干部竞争演讲和集中推荐大会上,竞职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妙语连珠的演讲充分展示了自己。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像生产一个产品一样,按照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去打造,而是要因材施教,量身订做,如果我们的教育让姚明去唱歌、让刘翔去画画,也许我们今天就成就不了姚明和刘翔,教育是慢的艺术。”来自长沙航天学校的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林幽默地表述点题演讲题目,让现场观众会心一笑。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院工作者,我有一个梦想,梦见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治疗,梦见人民不再为疾病彷徨;我有一个梦想,梦见人们脸上都荡漾着微笑,救死扶伤不再是口号,而是医生的主张;我有一个梦想,梦见医院到处开满了鲜花,病魔四处逃亡。”市三医院医务科长宋桂林等考生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教育、卫生系统的竞职人员根据竞争的岗位不同,按照“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与幸福”、“办人民满意的医院”等演讲题目进行一个小时的准备,并现场进行5分钟的演讲。“这些题目好有深度呢!”“这个演讲者可以和新闻主持人媲美。”“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就是有的人普通话带着点长沙味。”竞职人员的精彩展示,让现场参会人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知情人投知情票
昨日竞争性选拔市管领导干部分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进行。当竞职人员演讲结束后,选票发到每个投票者的手中时,这些投票者都凝神沉思起来,十分认真地逐项填写。“短短的一场投票费了我不少的心力呢,手中的这项权利要慎重使用,负责任地挑选出自己系统的干部。”卫生系统的一位投票人说。
记者在票决现场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来投票的人员都是隔开一个座位,不会相互干扰和影响,确保独立填写。真正体现了这次竞争性选拨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投票结束后,马上在现场公布推荐结果,即入围下一轮人选名单。
在投票人的选择上,特别强调群众公认,充分体现推荐主体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关联度。所有推荐主体均来自教育、卫生系统,既清楚这些市管领导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又对参加竞争人员有一定了解,体现推荐主体的相关性,能有效实现“知情人投知情票”,“让多数人选人”。
投票实行无记名投票,同票同权,不管是主管局的书记、局长还是基层单位的领导,不管是用人单位的群众还是其他与会人员,民主推荐权利上都是平等的,每一张选票都有可能决定这个职位的最终结果。
“这种方式好处很多!”市卫生局党委书记熊开颜告诉记者,竞争性选拔选人视野更宽,过程更透明,有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通过这种方式选拔上来的干部素质有保证。
“有知情权才有发言权,教育系统是专业性突出的部门,教育是‘慢的艺术’,更加注重的是日常的点点滴滴工作。”芙蓉区教育局的焦英说,什么样的人更加适合教育系统,只有具有教育工作经验的人有发言权。
与以往计票采取人工唱票的方法不同,这次集中推荐计票环节引入了机读选票。同类职位竞职人员全部演讲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机读卡和水性笔发放到推荐人员手中。机读卡上,有每位竞职人员的名字。就像高考填答题卡一样,推荐人员按1︰3的比例将认可人选前面的框框涂黑。比如4个正县级的中学党委书记,推荐人员可以选12个人,可以少选,如果多选将作废票处理。推荐人员涂好选票后,由工作人员回收、密封,并送至计票室。
评价
这是民主选拔的又一次积极试水
此次长沙市竞争性选拔市管领导干部,共有8个市管领导正职岗位和3个市管领导副职岗位,是继去年竞争性选拔5名市管领导正职和公开选拔9名市管领导副职后,市委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采取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
近年来,敢为人先的长沙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育人上大胆探索,频频出招:全面探索领导班子及成员绩效考核,干部干好干坏不再一个样;大力推行全市统一公开选拔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率先全国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公务员定向考录中引入实绩考核,干部考得好首先要干得好;推出关爱基层“1+2”文件、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五百工程”,基层岗位成为干部眼中的“香饽饽”……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政,成为引领发展的“指挥棒”、彰显民意的“风向标”和推动工作的“助推器”。
风清气正好扬帆
万晓娟
长沙有超女“PK”赛,因其“民选”“草根”的特征而走红,当这样一种“PK”赛走进长沙市的干部选拔过程中,星城又会掀起怎样的热浪?
昨日,通过电视直播,我们看到57名表现优秀的干部走上了“PK”台,他们通过竞争演讲和集中推荐环节,竞争33个(5进3)晋级名额。这是长沙市竞争性选拔11名市管领导干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继去年成功竞争性选拔干部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它不失为长沙政界的一大盛事,意义重大,引人瞩目。
从“组织提名”到“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从神秘到公开,我们看到了长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魄力和决心。阳光选拔,撩开了干部选拔的神秘面纱,让选人用人更为透明公正;竞争上岗,打破了论资排辈,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透明的“PK”赛,激得干部干事创业风生水起。
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今年的“PK”赛在去年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步,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完善。在投票人的选择上,更主张“知情人投知情票”,举个例子来说,在教育系统的干部竞争选拔中,投票人大多数是教育界人士,这就避免了因为不熟悉情况而随意投票的误差,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民主测评的真实性。当程序设置更为科学,得出的结果也就更加权威。
风清气正好扬帆。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脚步更加坚定,制度设置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因改革而迸发出的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活力,会让长沙发展再上一个崭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