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这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有关党的建设的开篇之笔,也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点睛之笔。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关键是要把党建设好。通过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市人民的主心骨,确保党在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的“五大任务”定能深入推进,“三大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坚强的保证。市委、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市委党校教授刘工力在解读报告时作如上表述。
理论武装
提高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
报告提出,“必须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振兴发展中各种难题的能力。”
刘工力说,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做好理论武装的工作,就是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基础,就能在深入学习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创新能力,使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报告提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不降低,坚持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不走样,坚持抵制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不妥协”;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和干部任用民主决策制度,推行公开选拔和公推比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尤其要选好配强‘一把手’”,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
刘工力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要求我们,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广大年轻干部也要在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火红年代,主动承担起重大责任,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为沈阳振兴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群众工作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刘工力表示,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的事业发展也反复证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伟业中,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使党员干部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先锋战士。
反腐倡廉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党员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凭制度用权、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
刘工力说,报告关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部署。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各级干部也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基层党建
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实践特色,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刘工力认为,沈阳在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增强生机和活力方面,有很多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该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工作部署,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