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发展之要,在于用人。去年9月以来,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在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处于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省委组织部在全省开展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项目试点,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推进,积极探索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的新举措。
省市县三级联动精心组织试点
省委《关于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印发后,省委组织部在制定落实具体《任务分工方案》的基础上,下发《关于开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选择"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等10个重点突破项目,分别在9个市(州、地)、20个县(市、区、特区)进行试点。
省委组织部和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试点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可控、务实有效,坚持把重点项目试点与"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相结合,抓住试点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稳妥有序推进。积极宣传改革实践的新探索新进展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今年3月至4月,省委组织部由部务会成员带队,对全省试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5月,召开全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对深化试点工作进行部署。
扩大干部工作民主选优配强发展型干部
改革试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干部选拔公开性和竞争性,选优配强发展型干部,树立推动发展的用人导向。
提名是干部选任的第一道关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选人用人的方向和结果。在"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项目试点中,各试点单位在规范干部提名的主体、方式、程序、范围、责任等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出全委会推荐提名、党委(党组)推荐提名、组织部门提名、个人推荐提名、干部自荐提名、群众举荐提名、公开提名、竞争性选拔提名、差额推荐提名等多种方式,由过去"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安顺市拿出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等3个职位进行公开提名竞职遴选。毕节地区对县市党政(地直部门)正职和副职人选采取"多人提、部门评"的方式进行初始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