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工作更有干劲,让没选上的干部有机会发挥才智,四平市全力打好“三张牌”,做好公选工作的后续文章,提升了公选的质量,充分发挥了公选的最大效应。
打好“任前培训牌”,提升公选干部综合素质。针对公选上来的干部个体情况,他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制订菜单式课程,本着“自主选学、按需施教”的原则,对公选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立体化的任前培训。前不久,他们组织开展了四平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专题讲座和“一核三带”经济发展战略研讨活动,使公选干部尽快熟悉市情。市委组织部门还开展了任职单位情况调查研究,使公选干部尽快进入新的角色。举办领导知识讲座,重点学习领导艺术与方法、应急情况处理等内容,提高了公选干部的领导能力。进行党性教育,采取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听勤廉典型报告等方式,帮助公选干部筑牢防腐防线,充分激发公选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好“制度建设牌”,强化公选干部日常管理。四平市结合公选干部特长,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市委组织部定期到公选干部所在单位开展谈话回访,召开公选干部座谈会,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大胆放手工作。他们进行试用期跟踪考核,深入了解公选干部的精神状态、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全面掌握其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及时根据群众评议和组织考核情况调整管理培养措施。
打好“培养使用牌”,合理有效发挥人才作用。“对公选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要强化教育管理,对比较优秀的考察人选要列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让选上的有干劲,让没选上的有机会发挥才智。”正如四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文培所讲的这样,四平市把公开选拔现职领导干部与公开选拔后备干部结合起来,对进入考察环节的差额人选,采取多种措施重点培养选拔。在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时,优先选拔参加培训,使其在培训中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去年公选以来,先后选派4名干部参加全市专业招商组培训班。今年以来,选派35名同志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软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考核等市委中心工作。在充分考虑干部特点、特长等情况下,在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优先提拔任用这类干部。去年公选之后,市委已提拔任用3名进入公选考察的差额人选。(梁玉堂 张立军 记者吕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