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好不好,要以满意度论英雄。
近年来,我市组织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多项创新举措在全省、有的乃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在中组部召开的《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实施5周年座谈会上作干部选任工作经验交流;干部选任初始提名非定向预推制度被总结上升为省级层面制度在全省推行;“两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在全省率先大规模合村并组,目前正在开展的破除诸多“门槛”公选30名科级干部……10多项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30多项创新经验被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载。在2009年中央组织部委托国家统计部门开展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我市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形象、干部选任工作、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4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全国前茅。
“创一流,出经验”,市委组织部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成绩的取得有哪些因素?有哪些理念值得在全市推广?5月5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刘十庆。
“要有跳起摸高的雄心壮志”
记者:近年来,上级组织部门在政策调研时,常常到眉山来,专题听取建议意见。眉山组织工作在“创一流、出经验”中有何决定性因素?
刘十庆:首先是市委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组织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先后提出“抓落实、创一流”,“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干成事、不出事、出经验”以及“创一流、出经验”的指导思想, 并且开明开放,为组织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润沃的土壤。如果没有党委的重视与领导,没有先进的思路、理念或方法,成绩很难取得。第二,这是全体组织系统和组工干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坚持以“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为根本价值取向,树立“不做则已,做就做一流”的高目标,奋力拼搏、不断开拓进取的结果。
记者:是否可以说,高得分离不开高目标?
刘十庆:是的。作为组织部门,没有高目标、高标准,不敢跳起摸高,没有雄心壮志,是不可能“创一流”的。高度很重要,站位越高,视野就越开阔,做事才能越符合要求和大局。
因此,组织工作要站在市委、省委,乃至中央的高度来思考,才能真正起到参谋、助手的作用。
“创新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
刘十庆:组织工作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只是按部就班,不可能“创一流”。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
创新精神首先表现在要有创新的思想与理念。必须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跳出一切不适应形势要求、不适应客观实际的条条框框的束缚。
其次,要具备创新的勇气。作为改革者,要一切为了事业,要敢为天下先、敢于冒风险,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
第三,创新还要有智慧。创新者不能做莽汉,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看准了就大胆去做,有的则需要看条件成熟与否,逐步推行。同时,我们所搞的创新,是在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内的创新,是依法办事。
眉山组织工作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在面上推广,比如干部初始提名非定向预推、合村并组、“两票制”公推直选等,不仅在全市全面推行,有的甚至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完全从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效果出发搞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搞花架子。
“着力于解决问题”
记者:第三个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刘十庆:着力于解决问题。组织工作有很多优良传统,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执行政策有时比较死板、教条,实际上却偏离了政策制定的本意。抽象来看,中央制定政策的本意是什么?就是解决问题,为老百姓谋福利。而在过去,组织系统习惯于坚守条条框框,一点点不符合规定,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组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服务对象的实际出发,从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出发,去理解和执行政策。面对干部群众诉求的问题,究竟该不该解决?我们提出了“五解决”:符合政策规定的,及时解决;基本符合的,从宽解决;政策规定不能解决但合乎情理的,换个角度从侧面帮助解决;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创造条件解决;本级不能解决的,向上级汇报争取解决。
解决问题并不是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就行了,还要有放大效应。一是对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全面排查,该解决的一并解决;二是以典型个案为标本进行案例分析,培训组工干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想,这是眉山组织系统思维方式革命性的转变,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组工干部要亲切平和”
记者:组工干部形象在“创一流,出经验”中也是决定性因素?
刘十庆:公道正派是对组工干部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必须恪守。在组工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在“入口”上严格把关,另一方面进入后要不断加强教育。
组工干部除了要公道正派、着力解决问题外,还要树立亲切平和的形象。以前,组工干部很多时候习惯于板起面说教,严肃有余,亲和力不足。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组工干部树立亲切平和的形象十分重要。
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党员干部和群众,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其合理诉求与实际困难,即使不能完全满足其诉求甚至确实不能解决其问题,也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清楚,得到对方的情感认同,从而缓解怨气,赢得理解和支持。总之,决不能简单粗暴,而要细致、尊重,这样才能让干部服气。
“组织工作没有终点”
记者:成绩面前,眉山组织工作在今后有何更大的作为?
刘十庆:组织工作永远在起点,没有终点。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党员干部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今后,眉山组织系统要始终瞄准高目标,争创一流,决不掉队;还要出经验,不仅在眉山“墙内开花”,还要将创新经验发扬光大,争取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产生更大更好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