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来万舸竞 风正好扬帆
——嘉峪关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纪实
阳光操作,赛场选“马”。公选犹如一缕春风,涤荡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然而,“赛场选马”,如何赛、怎么选?随着竞争性选拔日益常态化,制度的完善成为各地探索创新的重点。
为了打破“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陈旧模式,嘉峪关市从2009年开始,不断创新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地加大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部门处级正职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努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公开: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
如何将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嘉峪关市委通过公开选拔这样一个民主公平的选人用人平台,给干部一个自由发挥、参与竞争的机会,真正做到在“赛马场上择良驹”。
广纳群贤,勇为人先。3月21日,嘉峪关市在《嘉峪关日报》《雄关周末》、嘉峪关电视台及各大网站刊登公告进行不间断宣传,面向全市公开选拔市发改委主任、人社局局长、旅游局局长等4个政府重要工作部门正职与14个副处级职位,消息传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市发改委、人社局等政府要职部门的“一把手”面向全市公选,在全省尚属首例。
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3月21日开始报名到4月9日,共有来自572名考生报名参加该市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职位的竞争,其中66名考生角逐市发改委主任等4个正处级岗位;406名考生角逐市建设局副局长等副处级岗位。而夫妻考生有13对,兄弟姐妹考生有5对,其中一对夫妻竞争的还是同一个职位,即人社局局长,这可谓本次考试的一个趣闻、一段佳话。
一个富有激情活力的城市,离不开一批眼界高、思路新、胸襟宽、作风实的干部队伍。嘉峪关市委历来高度重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央和省委《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颁布以后,该市制定出台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确定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13项措施。2011年的公选规模更大,是一次性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数量最多的一次;公选范围更广,进一步放宽了年龄、专业技术资格等限制,让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体现了市委求贤若渴,广纳英才,加快“魅力嘉峪关”建设的魄力与决心。
公开选拔干部工作,什么职位拿出来竞争,什么职位不拿出来竞争,多年来大家的看法是:公选的多是一些不被人看重的“冷门”职位,选拔往往仅限于工作部门的副职领导岗位。嘉峪关市有没有勇气打破这一惯例?市委书记马光明说:“我们在公选干部中,不仅数量上要增加,也要在职位上实现突破。”2009年以来,嘉峪关市坚持改革创新,把扩大民主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连续3年拿出11个正处级、32个副处级、100多个科级领导职位,在全市范围进行公开选拔,有效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为推进嘉峪关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