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荣旗着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探索从村干部队伍中选拔任用公务员、乡镇副职工作,着力畅通村干部晋升渠道,在村干部队伍中树立了“干好有奔头”的良好导向。
打破“身份壁垒”,让村官“能”当干部。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阿荣旗实际,积极开展选拔试点工作,多渠道选拔任用优秀村干部,给村干部搭建成长晋升平台。一是从村党支部书记中选聘乡镇党委委员。对连续任职满3年以上,个人或所在村党支部曾受到市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奖励,任职期间政绩突出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经乡镇党委推荐、组织考核,选聘为乡镇党委委员,参与乡镇党委决策。二是从村干部中公开招录乡镇公务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在全旗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中经笔试、面试、体检和考核四个环节公开招考录用乡镇公务员。三是从村两委正职中公开选拔乡镇副职。对符合任职经历、学历要求、年龄条件的村两委正职,经公开选拔,提任到乡镇副职(副乡镇长)岗位工作。近两年来,阿荣旗相继从村干部队伍中选任乡镇党委委员2名,招考乡镇公务员3名,选拔乡镇副科级干部3名。
实施“阳光操作”,选“能”村官当干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选任工作程序,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村干部选任上来。一是注重起点公平。在村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原则,确定较低的学历标准和最宽的年龄界限,确保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竞争岗位。二是注重过程公正。在村干部选任工作的每个环节上均设置监督席(岗),由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对选拔过程实施全程监督,对投票计票、分数统计、结果公示等关键环节实施“零距离”监督,有效避免程序遗漏和违纪行为。三是注重结果公开。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村干部选任工作的进度和推荐、竞职、考察结果,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自2009年以来,全旗近百名村干部参加了公开选拔活动,选任过程和选任结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强化“跟踪管理”,促村官当“能”干部。针对选任人员在新岗位任职后可能出现的“心态易自满、角色难转变”问题,从帮扶、管理、考核入手,切实加强选任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一是结对帮扶。建立“2+1”结对指导机制,组织乡镇党政“一把手”与选任人员建立帮扶对子,帮助选任人员完成转换角色、熟悉工作岗位、丰富机关工作经验。二是跟踪问效。通过日常考察、专项测评、定期访谈、年终考核等方式,定期对选任人员进行跟踪考察,及时了解掌握选任人员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表现。三是量化考核。按照《阿荣旗乡科级领导干部考核淘汰办法》相关要求,对选任人员进行实绩考核和素质考核,对考核得分在89分以下的选任人员,给予黄牌警告,对因个人素质、能力或其他原因与现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选任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责令辞职、降职、免职、待岗等组织措施予以淘汰。(周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