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县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推行实践铺路、改革探路、导向引路的 “三步工作法”,初步构建起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有力提升了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树立了重视基层的正确用人导向,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实践铺路,促进基层一线成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
坚持把基层一线建设成为锻炼干部的宽广舞台,采取内部轮岗、跨部门交流、外派培养、下挂锻炼等多种途径,铺平广大干部实践锻炼之路。近年来,在基层一线内部轮岗干部165人次,从县直机关交流了56名干部到乡镇、国企、园区任职,选调了8名乡镇一线年轻干部驻外招商,分批抽调了60余名干部参加东部城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并从县直机关选派了65名年轻后备干部到乡镇、园区、村挂任职。同时,制定了《关于选派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的意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到信访一线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践锻炼,加深对社情民意的了解,熟悉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在基层一线设置实践基地,搭建了干部成长的平台,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多层面、多岗位锻炼中不断提升,处理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探路,促进基层一线成为选拔干部的“竞技场”
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竞争平台,不断创新和完善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拓宽基层一线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5年共推出11个副乡镇长、司法所所长等基层科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市乃至全省进行竞争性选拔,占公开选拔和公开竞岗职位总数的46%。在竞争产生的21名领导干部中,有14名同志来自基层一线。特别是近两年,探索采取“公开报名、竞岗演说、考官提问、组织考察和差额票决”为一体的公开竞岗新模式,分别选拔出了1名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4名副乡镇长和2名基层司法所所长,这批干部均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通过公开选拔和公开竞岗,搭建起让基层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平台,创造让基层干部登台亮相的机会,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干部增长才干、显示才华的“竞技场”。
导向引路,促进基层一线成为凝聚干部的“磁力场”
坚持树立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使用在招商引资、城乡建设以及乡镇和经济园区一线的干部,鼓励吸引干部扎根基层做贡献。近年来,有2名乡镇领导干部分别提拔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中来,共有41名长期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乡镇基层一线努力工作、实绩较明显的干部被提任为县直部门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有62名乡镇领导干部交流到县直机关工作,有61名乡镇领导干部在乡镇之间交流重用。特别是今年的乡镇党委换届中,有39名优秀干部在乡镇党委班子中位置前移,有8名优秀的年轻干部由乡镇副科级岗位新进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在换届选举中均以高票当选。通过树立注重基层的正确用人导向,有效增强了基层一线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广大干部服务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竞相迸发,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该县县域经济考核综合排名由2006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8位,3年间实现了4个位次的跨越。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高于全省和“十强县”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41.6%;固定资产投资再次突破100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全省前列。 (吴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