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能力测评举行 创新干部考评机制 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
昨天上午,合肥市2011年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能力测评在解放军炮兵学院举行,177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参加测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与市委副书记熊建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雍成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凌云等,一同巡视了测评工作。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和测评中心副巡视员潘海峰及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等,对测评工作予以现场指导。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组织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多项工作在“全省创一流、全国有影响”。特别是,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面向全国联合公选46名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调8名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以全程差额、全程公开的方式,公推竞职选拔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全省率先从社区、村“两委”正职中公选12名乡镇、街道副科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干部积极性;继续加大公务员交流轮岗力度,推进县区党政班子、市直部门班子成员交流任职,仅政法系统就交流县处级以上干部56人;出台《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办法》,公务员交流转任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这些有创新、有特色的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去年,我市公推竞职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领导能力测评,在我省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测试中首开先河,在全国也属创新之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天,我市结合正在进行的乡镇党委集中换届工作,继续采取“人机对话”方式对全市177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行领导能力测评,此举在全国再开先河。 据悉,此次测评采用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和测评中心组织开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力测评系统,侧重考察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应变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合肥实际,本次测试还着重对应试者是否敢于善于负责、执行力如何、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如何、关注民生做群众工作能力如何四个方面,作出专项分析,出具综合结果。“人机对话”测试与传统测试相比,更能科学、准确、真实、全面地反映应试者的综合素质,为选拔干部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这次测评结果将作为县乡党委换届和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之一。 昨天上午9时许,测评即将开始,177名应试者端坐测试电脑前,认真阅读相关考试说明。孙金龙走进考场,与应试者亲切地交流起来。他问:“这次测评有没有信心考好?”应试者响亮地回答:“有!”孙金龙叮嘱大家,这次考试是综合测评,不是传统的选择题,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运用独立判断能力来答题,考出成绩,考出水平。离开考场前,他微笑着勉励大家:“祝你们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贴心的话语、热情的鼓励,让大家考前的紧张感缓解了许多。 巡考中,孙金龙指出,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基层选优配强一支能力素质高、群众意识强、敢于负责、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及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孙金龙强调,今年是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之年,必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合肥建设与发展选好干部、配强班子。要以换届为契机,着眼合肥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着眼人民群众的期望,着眼合肥干部队伍的实际,把近年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改革创新举措综合运用到换届工作中去,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增强干部促进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为合肥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引进“人机对话”测评领导能力,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合肥率先采用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和测评中心的新成果新方法,创新科学考评机制,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在全市干部队伍中进一步营造敢于负责、敢破难题、真抓实干、执政为民的浓厚氛围。 (宗合 宗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