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五莲县围绕“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主题,深入开展“抓作风、强执行、促发展”活动,干部作风和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软实力”支撑。
关键词:
百姓点题 县委解题
事件:这是五莲历史上一次少有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历时一个月,走访490多人,面向社会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电话抽样调查500人。
这是一个高规格的活动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挂帅”,县长和县委副书记任副组长,5位县委常委担任成员。
这是一支神秘的队伍——他们配备录像机、酒精检测仪等工具,随时可能到某个乡镇、部门进行明察暗访,并对违规人员跟踪问责。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核心词——干部作风建设。
解读:2010年初,面对提速跨越的新机遇,五莲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该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把突破口放在干部作风建设上。
如何开展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县里把话语权交给了群众。1月初,5个调研小组深入城乡,分层面召开了35个座谈会,并通过面向社会发放调查问卷、委托专业机构电话调查等方式,摸清了干部队伍存在的因循守旧、作风飘浮、懒散软慢、工作一般化等突出问题。
民意就是“风向标”。以解决干部作风问题为切入点,该县迅速启动了“抓作风、强执行、促发展”活动。
县委制定出台了从严管理干部、干部问责、工作日禁酒等文件规定,并着眼制度落实,强化督导检查。截至目前,作风督查人员先后抽查县乡机关干部5213人次,对18名违规的机关干部进行了问责,有效提振了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关键词:
目标管理 强力督导
事件:2010年10月,五莲县对各乡镇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组中一位“特殊成员”——手持GPS——格外引人注目,借助高科技测量技术,确保了面积核实的准确性。
县里据此兑现农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受奖额最多的乡镇高达126万多元,最少的才1.7万元,真正考出了实情、奖出了干劲!
解读:着眼破解抓作风与抓经济“两张皮”现象,五莲县创造性地引入目标管理体系,以作风改善促进经济任务目标的落实,在经济任务目标推进过程中检验作风。
按照“重点工作目标化、目标管理精细化”的思路,县里对全县年度重点任务目标进行认真梳理,确定了工业振兴、招商引资、农业调整、城乡建设等7大项162小项重点任务目标,并量化分解到县级领导、乡镇、部门,明确执行落实措施、完成标准、完成时限,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管理体系。
该县坚持把强力督导作为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对7大项162小项任务目标实行月督导,先后对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工程项目、美国白蛾防治等工作及时督导。对筛选出的投资额度大、需强力推进的重点项目实行旬督导,汇总上报至包联县领导,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该县坚持项目督导与查找问题同步进行,共查找问题47个,提出意见建议51个,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
关键词:
提升“三力” 再度起航
事件:2011年1月8日,五莲县举办新年第一期“每月一讲”活动,中央党校博导刘玉瑛应邀举办了一场“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专题报告,拉开了“三力”建设年活动的序幕。
2月11日,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里斥资340余万元对2010年度发展功臣给予重奖。有关县领导和12位乡镇党委书记先后登台,立下发展“军令状”,再次擂响了改革创新、提速跨越的战鼓。
解读: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2011年伊始,该县在巩固去年作风建设成果基础上,迅速启动“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年活动,深入推动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以更加有力的作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创新完善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执行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导向鲜明的用人奖惩机制“三个机制”,该县推出了决策风险预评估、审批事项超时默许、工作落实倒逼等措施,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和谐向上的社会环境。
围绕加强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三支队伍”建设,该县确定实施了竞争性选拔干部、企业家培训、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开办“毛遂论坛”等机制、措施,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记者 孙 巍 通讯员 梅文日 徐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