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山西省公选办发出第十一号公告。公告说,山西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工作已经结束。按照应试者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按照综合测试、经历业绩评价、能力测试、面试成绩1:4:2:3的比例计算),按每个公选职位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排序,15个职位共有45人确定为考察人选。(据《新华网》消息)
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这一创新大胆的尝试,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从综合成绩的比例分配来看,我们看到了这次公开选拔的科学性、合理性、务实性。可以说,本着“干什么,考什么”的阳光公选,注重实绩,分类考评,选拔优秀干部。我想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干部,才是有能力、能作为的干部。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正朝着更加公开透明、合理务实的方向发展。去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开招考主管工业的副县长,今年伊始,山西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一改过去组织上推荐,主管领导拍板的选人用人模式,而是加强科学性、民主性。这一次次的探索尝试,正在身体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着积极创新的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后,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主持召开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他指出,要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既积极探索创新,又稳妥有序推进,逐步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党中央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决心与信心。
山西省这次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大胆探索。这有效地带动了广大领导干部的干劲,公开透明也会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赞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能够增强领导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永葆党的活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能者上,庸者下”,科学合理的选拔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干部潜力,党的有机整体必然能高效运转,产生巨大的“效益”。
喜看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这样的尝试,这样的探索,在今后的改革中必定会越来越多。在摸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创新,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让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更加科学合理,让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加灿烂辉煌。(赵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