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新疆乃至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新疆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自2010年10月启动以来,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酝酿和讨论决定,已基本告一段落。1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该负责人介绍,这次公开选拔,是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着眼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着眼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着眼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是拿出的职位多,层级高。一次拿出34个厅级领导职位公开选拔,接近前3次的总和。首次拿出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畜牧厅厅长、自治区团委书记3个正厅级领导职位公开选拔,在全国都很少见,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在选人用人上开明开放的姿态和广纳群贤的胸怀。
二是创新举措多,效果好。首次实行开卷笔试,首次在面试环节引入竞职演讲,并邀请自治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和职位所在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民主推荐;首次实行全程差额,每一个环节都择优比选;首次越级提拔干部,坚持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干部,根据公选情况,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战略需要出发,越级提拔了2名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其中正、副厅级各1名。
三是报名踊跃,竞争激烈。34个职位报名人数达1198名,经过资格审查,共有1155人符合报考条件。平均每个职位有34人报名,有5个职位报名人数在50人以上,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达到142:1。报名人数之多,岗位竞争之激烈,均创自治区历史之最。
四是来源广泛,参与面大。报名人员中,既有来自党政机关的,也有企事业单位的;既有来自自治区厅局单位的,也有各地州市、县市区的;既有中央驻疆单位的干部,也有兵团系统的干部。选用的30名干部,分别来自12个厅局单位、11个地州、1个中央驻疆企业和1个兵团单位,共有20多个行业。
五是各少数民族干部参与积极。全区共有来自18个民族的552名少数民族报考,占报考人员总数的47.9%。在选任的30名干部中,少数民族20名,占总数的66.7%。
六是上下反映好。大家一致反映,这次公选贯彻了中央“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要求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体现了“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报考和选拔涉及面宽,达到了放开视野选干部、公平公正用人才的目的,是一次成功的公选,一次公道正派、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公选。
这次公选给新疆的干部选拔工作带了一个好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今后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进一步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促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