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先后从基层公选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走向省直机关中层岗位,10多名县委书记原地提副厅等,从省直机关选拔优秀干部到基层培养锻炼,这些举措深入人心,得到了三湘儿女的好评。在刚刚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也提出今年要在规范干部提名、差额选拔、竞争性选拔和干部信息公开等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招聘省属企业高管人员力度;探索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和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的有效办法。
从基层培养和选拔干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事业必须采取的有力措施,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从基层发现人才,从基层培养人才,让人才来自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必要条件。从基层公开选拔优秀干部到上一级机关任职任职,真正体现了 “以德为先”、“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基层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心。近年来,党政干部队伍中的大部分干部是从学校直接步入工作岗位,从农村、企业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比较少。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干部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把选人用人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关键在行动,根本靠机制。特别是在当前要破除思想束缚,解除观念封锁,身份封锁,让农民、工人也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这才是国之幸事。
在从基层选拔干部的同时还要注重让上一级机关的干部也到基层锻炼,要让他们切实体会基层工作之辛苦。但目前,从上级机关选拔到基层锻炼通常是采取挂职锻炼的方式,名义上是在基层工作,实际上有很多挂职干部只是把这种锻炼当作一种跳板,而所挂职的单位领导也碍于挂职干部是上级派下来的,在安排工作上有很多顾虑,更重要是看重其与所派遣单位的关系,以求通过挂职干部的关系达到要钱要物或者在争位排命在处于一个较有利的位置。挂职干部因此也常常自认为高人一等,不把基层干部看在眼里,更不用说与基层老百姓的关系,于是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把这种上面派下来的干部叫做“镀金干部”。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就要坚持从基层中来要基层中去,要敢于先行先试,如郴州2009年选拔的50名年轻后备干部就一律放到各县市区去培养锻炼,由各县市区管理和任命,只有将挂职干部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下派的单位,才能让基层领导既能放心使用挂职干部,又能充分利手挂职干部与原单位关系协调各种关系,挂职干部也才能在基层中更快地成长,才能让自己赢得基层群众的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