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州县联动,统分结合,有效克服公选工作的高成本和实际运作的低效率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公选成本过高的问题,我州在坚持按规定程序办事的基础上,改进和规范操作方式,实行州县联动、统分结合。实施过程中做到“十个统一”、“三个分开”。“十个统一”即:由州委组织部统一制定公选方案、统一发布公告,统一时间报名、统一资格审查、统一考试试题、统一时间笔试、统一组织阅卷、同一时间面试、统一公布考试成绩、统一公布建议考察人选。 “三个分开”即:州县分开报名,分开组织考察,分开确定任用,做到统分有度,合理安排。这样做,既保证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又节约了时间,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开支。
二、大范围、宽领域选贤任能,有效解决岗位职能设置的随意性和选拔对象的狭隘性问题。目前,许多地方对公选对象的条件因人而设,致使相当一部分德才兼备者的参与权被剥夺,结果仍摆脱不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圈。我州在今年副县级领导干部和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方面作了大的改进。一是公选职位多,针对性强。立足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认真分析了全州人才资源需求的状况,具体确定了10个副县级职位和26个科级职位,重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少数的民族干部、妇女干部。二是公选门槛低,宽进严选。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精神,打破地域、身份、台阶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资格条件上,坚持宽进严选,但决不降格以求,如要求报名人员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40岁以下,报考人员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专,并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或工作经历。
三、科学命题,规范操作,有效克服考试内容的片面性和组织考察的主观性问题。一是科学命制试题。根据公选职位多、报名条件相对放开的特点,结合公选职位的不同要求,笔试、面试题本由专业权威部门命制,科级干部笔试只考公共科目,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县级领导干部则需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方面领导能力的测试,按职位确定专业理论题,着重考核考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二是保证阅卷评分质量。笔试试卷由老师背靠背阅卷,然后综合评分,保证了阅卷准确性。县级领导干部面试考官以外地专家为主,科级领导干部面试则以本州组织、人事、政法等部门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面试成绩当场公布。三是创新考察方法。考察中除严格执行常规考察程序外,还进一步拓宽信息收集渠道,要求测评人员既对被测评对象德、能、勤、绩、廉作出评价,也对存在的不足进行选择,对所有人选查阅档案,全面考察了解人选的成长过程;查阅近三年的年度考核、民主评议结果,与考察中的测评情况进行比对;了解他们“两圈”和八小时以外情况及本人个人爱好,在此基础上,对考察人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