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大渡口区以“突出导向性选人、强调针对性育人、扩大竞争性用人”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严格选拔标准,突出选人导向。每年第一季度在各部门和单位开展一次不定向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并严把三道关口,树立良好的选人导向。一是严把推荐资格关。处级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拟推荐为正处级后备干部的应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两年以上,男同志一般不得超过50周岁,女同志一般不得超过48周岁;拟推荐为副处级后备干部的应担任机关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和医院)正科级领导职务三年以上,年龄一般不得超过45周岁。二是严把计分权重关。参加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包括区级分管和联系领导、单位干部职工和直接服务对象,并按照2:5:3的权重分层次加权计算推荐人选综合得分。三是严把素质测评关。全区不定向民主推荐后,组织正科级和副处级干部不定向民主推荐分别达到40分和60分的人员参加素质测评,素质测评采取限时闭卷方式进行,素质测评合格人员正式确定为处级后备干部。
创造锻炼条件,加强能力培养。根据后备干部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锻炼,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增强学习能力。将后备干部纳入科级、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次,通过开展主题式、菜单式培训,帮助后备干部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二是激发创造能力。结合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适时开展主题演讲、专题论坛等活动,组织和鼓励后备干部积极参与,给后备干部提供展示自我、施展才能的平台。三是强化决断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安排部分后备干部到信访、执法、综治、征地、拆迁等重点部门或重点工程一线挂职锻炼,通过对急难险重、矛盾突出问题的处理,增强后备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全面考核考察,坚持好中选优。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所”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把后备干部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一是鼓励参与竞争。支持和鼓励后备干部积极参加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和全程差额选任,近年来先后有25名后备干部通过公开选拔等竞争性选任方式走上了领导岗位。二是坚持综合比选。全方位对满足职位要求的后备干部的学历、经历、资历和群众公认度进行比选,特别是重点比选德和绩。其中,“德”重点比选党员义工、党费缴纳等履行党员义务和工作出勤、学习培训、深入基层等情况;“绩”重点比选所承担工作在全市及全区的排名、表彰奖励、创新工作、重点任务落实等情况。三是坚持现场展示。常委会票决的人选进行视频展示,每名人选制作一分钟左右的视频资料在票决前播放;全委会票决的人选进行现场演讲或答辩,并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或基层群众列席旁听。近年来,先后有70余名后备干部通过视频展示或现场演讲得到了区委和群众的认可,走上了领导岗位。(林受彦 刘远林)